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1-22 17:46:05 阅读量: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要求以来,各地纷纷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积极创新探索,相继建立了“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活动站”、“人大代表工作室”等形式多样联系群众的载体,目前,“人大代表之家”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服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的有效平台,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重要阵地。但是,“人大代表之家”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很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从“人大代表之家”的运行情况来看,一些地方代表之家开展活动还不够经常,时常“铁将军把门”,“家”门常闭,“家”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有的人大代表“家”成为摆设,流于形式;有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图的是虚名搞的是“花架子”。笔者认为,代表之家决不能一建了之束之高阁,“家门”应常打开。要让代表之家”真正人大代表学习交流的场所,选民反映意见的地方,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必须要尽心尽责建好、用好、管好这个“家”,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为群众反映民意搭建有效平台,在经常性开展活动上下功夫,保持“代表之家”强大的生命力,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具体来讲,应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强化人大代表联系载体平台建设。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应切实把“人大代表之家”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精神、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联系服务群众、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代表为民履职的一种有效方式,充分认识建立“人大代表之家”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加强“软硬件”建设。在阵地精神中,应按照有制度、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的标准,建立完善代表学习、视察调研、联系选民、述职评议、代表活动等各项制度,促进“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开展的制度化、常态化,购置电脑、书刊、办公用品等必要设备,使其真正成为代表们学习、活动、联系的好场所。三要经常性开展活动。应定期不定期组织代表学习、专项视察、接待群众来访、向选民述职等活动,时常敞开“家门”,使“人大代表之家”成为代表提高素质的基地,联系人民群众的阵地,群众反映心声的渠道,选民监督代表的窗口。四要加强联系服务。地方人大及代表小组应注重对代表之家的“家长”选配,选优选强“家长”,使其为代表履职、参加各种活动提供优质服务,让人大代表真正有回家的感觉,切实管好这个“家”,利用好这个“家”,努力达到让代表学习在“家”中、议政在“家”中、服务在“家”中、履职在“家”中的目标。五要注重工作实效。只有在讲求实效上下功夫,才能使“家”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要始终把提高代表活动质量,增强工作实效放在重要位置,在开展代表视察的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建议;在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活动中,要注意结合选民意见推动矛盾困难化解;在代表向选民述职时,促进代表更好履行职责为民代言,切实增强工作实效,充分发挥“代表之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汉阴县人大办公室 文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