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临潼法院“执行事务中心”亮眼的“一周年成绩单”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4-30 19:00:35 阅读量:

 

四月的西安临潼法院,蔷薇花爬满院墙,斑斓的花簇在春风中摇曳,与庄严的国徽相得益彰。执行局执行事务中心大厅里,法官张伟祝接过当事人敬赠“执行事务中心全体人员”的锦旗,“坚守初心认真履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几个金色的大字格外醒目,这面锦旗不仅是群众为临潼法院执行事务中心实体化运行一年“答卷”打出的“成绩单”,更承载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多元司法服务的新要求新期待。

 

临潼法院“执行事务中心”是西安市首个执行事务中心,去年4月,临潼法院按照“三项机制”改革分段集约的要求,以“集约化、智慧化、便民化”为原则,将各类事务性、辅助性工作从执行实施团队剥离,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成执行事务中心,设立“执行立案”“事务引导”“执行接待”“执行110”4个对外服务窗口、3个谈话室、2个接待室,做到进门有引导、问询有回应、诉求有反馈,做优做实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

 

建章立制,创新机制高效便民

临潼法院执行事务中心改变“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办案模式,制定事务中心管理、执行“110”运行等制度,优化人员配置,组建专业化执行辅助团队,集中办理事务性工作,助力执行工作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

 


 

■ 执行立案窗口平均每日立案22件,执行自主立案,确保案件高速流转,将原本立案庭立案再分配到执行法官需要的一周时间缩短到一日内,实现执行案件快立快执,临潼法院2024年全年平均结案时间位于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 执行接待窗口和事务引导窗口接待来访的个人及企业,专业解答执行案件有关疑问,提供案件查询服务,协助当事人联系法官,方便当事人随时了解案件进展,不仅提升了执行工作效率,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又保障了当事人知情权与参与权,促进执行程序规范化运行。

■ 执行“110”窗口也是我院执行警务中心的对外服务窗口,将司法警察力量注入执行工作中,专人专线接听报警电话,统一接收、登记、流转当事人提交的财产线索和踪迹线索,畅通了群众联系法官的渠道,快速响应当事人需求,平均每日接听举报和咨询电话80余起,接访30余人,实现“快接听、快核查、快出警”,形成全天候响应、全流程覆盖、全方位联动的作战格局,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宗旨。

如我在执,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一年来,临潼法院执行事务中心立足人民群众期盼,从前端预防、执前督促、以保促执、执行和解、自愿履行各环节入手,在定纷止争的同时,积极增进当事人之间的信任,通过充分信息披露和沟通桥梁的搭建,有效促进了当事人之间的和谐沟通,坚持将执行工作前置,从源头减少执行案件增量,2024年受理执行案件数同比下降24.55%

 

“只要找准症结,研判案情,据理释法,就很少有打不开的心结,推进案件办理,有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之效果”,执行事务中心刘平法官如是说道。

久久为功,司法为民成效初显

在执行事务中心大厅的电子屏上,播放着一段“人民法院报”转载的暖心视频,视频是一起彩礼返还案件中申请执行人的母亲在临潼法院执行事务中心咨询案件后,悄悄放下一袋苹果和一张字迹朴素的手写感谢纸条就匆匆离开的监控回放。

365天的探索与实践,执行事务中心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宗旨,秉承“如我在执”理念,从善意文明到温情实践,不断解锁执行暖心新模式。

回望过去的一年,从晨光初露时窗口的第一声问候,到深夜里事务中心不灭的灯火,从农民工攥着到账微信颤抖的双手,到企业家重获信用后的如释重负,这一年的故事里,有改革攻坚的勇气,有机制创新的锐气,更有司法为民的底气。站在新起点,临潼法院执行事务中心将继续以“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书写更多热情服务的温暖篇章。

 


作者| 林芳 龚亚婷

编辑| 李娟

责编| 郑黎波

主编| 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