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5-11 12:30:01 阅读量:
今年以来,陕西省紫阳县人民检察院以肩负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使命,以顽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坚持好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公里。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电、路三通及通讯设施;通过项目扶贫,贫困户有了住房保障;大力发展产业,贫困户有了收入保障。从而改变了村容村貌,达到了精准脱贫的预期效果。
一、提高认识,强化氛围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开富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在全院上下积极营造“以党组为核心、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扶贫攻坚氛围。院党组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及省市县委脱贫攻坚会议精神,要求全院干警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和政治责任,树牢“脱贫攻坚是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的理念,积极主动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的方式,以党组会议、中心学习组会议、干警大会、支部会议等形式,在全院掀起脱贫攻坚专题学习的高潮,大力营造领导带头学、干警主动学的浓厚氛围。
二、健全机制,强化队伍
扶贫队伍是脱贫攻坚战的“排头兵”,为保障脱贫任务的顺利开展,经院党组慎重研究,选派责任心强、作风过硬、经验丰富、富有担当的同志履职驻村第一书记,为解决扶贫工作力量薄弱人手不足的问题,该院选派多个业务部门投入到扶贫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为加强扶贫工作督导,该院通过建章立制、严格考勤和督查,不断增强工作组织性、纪律性,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该院结合工作实际,按照领导与一般干警、年长者与年轻者搭配的原则,建立了一套“点面结合、主辅相济”的扶贫机制。一是建立院党组与扶贫工作队对接机制,扶贫工作队定期向院党组汇报扶贫工作情况和扶贫工程进展;二是制定了扶贫工作制度,通过建立扶贫工作队书面职责清单和遵规守纪清单,进一步明晰了干警什么该干、什么不敢干,确保了工作不走样、不偏题,干警在帮扶期间,严格按照陕西省贫困标准,精准识别,分类建立台账,在同贫困户交流沟通、讲解脱贫政策、分析致贫原因的基础上,谋划脱贫路径坚定致富决心,做到因人因户精准施策。
三、厘清责任,强化宣传
对好吃懒做、一味“等靠要”等不良思想倾向的困难群众,敢于厘清责任,建立结对帮扶干部尽职免责机制,敢于较真劝导、敢于宣教惩戒。及时宣传扶贫动态,该院多次召开扶贫工作部署会议,协调扶贫工作,组建扶贫工作宣传队,建立扶贫攻坚微信群,实时展现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干警的工作动态。
四、发展产业,强化成效
首先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该院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对水、电、路及村支部活动室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建或新建,共实施电网改造11.5杆公里,更换增容变压器80千伏,完善硬化村级公路50公里,新建饮水井两口,改建支部活动室300平米,基本上解决了村民生活生产的基本问题。
其次保证贫困户有房住。该院积极与镇、村领导干部通过宣传动员、扎实苦干,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04人的住房都得到妥善安置。其中,进城入镇4户12人,集中安置15户,分散安置36户142人,特困户交钥匙工程11户。
重点发展产业显特色。一是发展种植业,为了带动贫困户增收,在村上成立了冬桃种植合作社和烤烟合作社,建冬桃园50亩、核桃园300亩、茶园500亩、烤烟250亩;二是发展养殖业,该院出资4万余元购买猪仔发给贫困户,发展养殖户共计30户,同时发给五户贫困养殖户奖补资金5万余元,带动贫困户增收,从而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预计经过三年的努力奋战,按照“六大保障”标准,因户施策,同时从水、电、路、通讯及公共设施方面入手加大建设力度。(通讯员 侯安平)编辑:李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