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公安分局扶贫攻坚工作纪实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11-07 17:32:50 阅读量:

  《增广贤文》中谚语曰: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距离临渭区10公里的阎村镇徐韩村是个安静美丽的村庄,这里建档立卡的104户贫困户不仅有临渭公安分局这门远亲随时上门探访,而且在警察亲戚的帮扶下,徐韩村的菜籽油、柿子醋、花椒已经贴上商标,走出了一条具有徐韩特色的精准脱贫路子,一曲脱贫攻坚歌正在这里唱响。
 “把脉会诊”“点金”有术
 “警察咋能带领村里贫困户脱贫?”“小年轻能干成啥事?”……
  今年5月,临渭公安分局选派3名民警来到徐韩村驻村后,3“80的小伙子就没少听到这样的质疑。的确,说案子,说公安工作,他们是内行;可对脱贫攻坚工作,他们自己心里也直犯嘀咕。不要单纯地认为脱贫攻坚是第一书记的事,分局全警动员,全体党员干部是你的坚强后盾,我们一起带着感情结对帮扶、带着钻劲真帮实扶、带着韧劲脱贫攻坚,坚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任之前,临渭公安分局局长沈军的一席谈话,给驻村工作队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让他们对扶贫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时间转眼来到6月初,油菜到了成熟的季节。徐韩村家家都种着油菜,村民们忙着收获,幸福的笑容映在大家脸……可在地头走访的工作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今年菜籽的收购价是2.5/斤,比往年低,除去成本村民几乎挣不到什么钱。怎样让村里的特色产业鼓起村民的钱袋子呢?在挨家挨户实地走访,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并与分局负责人多次座谈后,驻村工作队决定:联系厂家,将油菜做成成品菜籽油,贴上商标销售!
  说干就干,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多方联系厂家进行合作,利用党支部+公司+企业+贫困户模式,采取与公司合作进行深加工的方式,鼓起贫困户的钱袋子。目前,村里的大部分油菜已被爱心企业收购,绿色、无添加剂的菜籽油销往附近的学校食堂等,受到一致好评,第一笔分红也将分到贫困户手中。我们正在申请网店,利用电商这个平台将产品推销出去……”眉宇间,3个小伙子透着一股警察特有的不服输的干劲。
  如今,徐韩村的油菜、柿子、花椒等特色产业与公司合作进行深加工,统一印制扶贫商品标识,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全部穿上新装后走向市场,也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真情帮扶长治久安
 村道坑洼不平,没有路灯,村委会办公室躺在床上可以看星星……这是分局许多民警对徐韩村的第一印象。的确,出行难、用水难,这些老大难问题如果不解决,再好的产业链都无法实施;再好的点子,都无法落地生根。
 在局长沈军、政委陈康的多次调研指导协调下,筹集资金,为全村安装路灯100盏、监控6处,并彻底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村委会办公室修缮后也焕然一新,办公桌椅、空调、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全部配备到位。没想到,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这下终于解决了,以后吃水方便多了,警察真给我们办了实事。由于身患残疾,徐韩村八组的低保户王爱国家饮水一直是个大难题,最近,家里通了自来水,王爱国跑到村委会拉着帮扶民警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老乡,你去哪儿?骑车要慢点,一定要注意安全!”“知道啦,谢谢民警同志!稳定是发展的基础。自从分局包联徐韩村后,还充分运用公安主业,为实现当地长治久安作出了贡献。警灯常亮,也使得今年以来该村刑事案件发案率为零。
 近日,临渭分局精心制作了印有徐韩村村规民约的日历送至各家各户,积极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他们的脱贫信心。
 该局主管扶贫的副局长李信川告诉记者:根据实际情况,局里适时调整扶贫日,18个包联科室、136名民警全部深入104户贫困户家中,入户调查、收集民意;针对徐韩村扶贫人口多、合并村组情况复杂的特点,分局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八个一批帮扶措施,分人分类实策,科学精准扶贫。截至目前,易地搬迁9人,医疗救助9户,教育扶贫20户,参加光伏15户。今后,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惠晓翠 宋振峰 王秋萌)编辑:董嫱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