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检察院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齐心协力奔小康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6-02 10:45:35 阅读量:

 路途遥远,山路崎岖,烈日炎炎,冬暑交替,为了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实现全民奔小康,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人民检察院干警踏上扶贫路,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始终坚持奋战第一线。干警们表示“为共赴小康路,脱贫攻坚我们将义无反顾”。

今年以来,山阳县人民检察院在党组书记、检察长陶炜的领导下,全体干警分别以主管检察长为组长组成工作队,分组下乡扶贫,不分节假日,长期轮番驻扎帮扶村,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山阳县西照川镇是山阳县最为偏远的乡镇,距县城105公里,辖区地域跨度大,山大沟深,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尤其是辖区内太阳关村和黄泥河村更是离该镇最偏远的贫困山村,这就山阳县人民检察院的扶贫攻坚的帮扶村。目前根据商洛市贫困户精准识别办法(试行),按照贫困户9条红线的标准,逐人逐户摸排筛选,两村共建档立卡贫困户245720人(其中:五保户4445人;低保户77248人;一般贫困户124427人),脱贫的路还漫长,任务还十分艰巨,贫困类别还很多,群众还存在着对政策和该项工作的诸多不理解,面对庞大的基层群众工作,干警中还存在着经验不足等困难。彻底消灭贫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向全党和全社会发出的动员令。检察机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也是建立和谐社会、富强国家、幸福家园的主力军, 对国家大政方针、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我们责无旁贷。尽管面对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任务依然艰巨,但大家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不移。“领导交办的任务,再苦再累,我们也要下定决心,坚决完成任务”。这是我院派驻帮扶村做第一书记杨长青同志的心里话,老杨是院里一位老同志,上任以来任劳任怨,工作责任心强,面对数据换算中,大量核查、核算,各种数据表格填写、汇总,材料分类收集,要不断地参加开会、培训、对政策的学习领会、掌握,还要不断地安排、指导各个包扶责任人的具体任务。老杨年龄大了,眼睛也花了,带着眼镜晚上加班一干就是凌晨1点多。由于数据繁多,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老杨总是和我院工作队员赵绪越同志反复检查,不厌其烦,白天要去贫困户家里走访、调查,晚上加班整材料,遇到情况紧急时,老杨忙的饭都顾不上吃,急的头上直冒汗。自派驻包扶村一年多来,老杨很少回家。小赵是院里新进的年轻同志,工作认真细致,吃苦耐劳,在村上一待就是一两月,没白没黑的忙碌,该村的支部书记说:“检察院有小赵这样的同志,不愁工作干不好”。小赵黑黑的、胖胖的,比较壮实,为人憨厚实在,干起活来特别卖力,他和老杨长期驻扎村上,对基础工作和政策了解深透,经常指导院里轮番派去的工作队人员如何开展帮扶中基础性和阶段性工作。小赵还善于学习,经常查看其他贫困村的帮扶工作情况,把工作搞得好的经验和做法注意总括推广,把在扶贫中了解的情况、见解和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让同事们互相学习,开动脑筋,出谋划策。

总支书记副检察长全长俊多次带领工作队在烈日炎炎下,深入帮扶村,连日入户调查,摸排走访。全检在西照川镇太阳关村摸排走访中,遇到一名残疾群众,十年前在河南矿上干活时,他不慎将右手臂炸飞,经残联部门鉴定属于三级残疾,由于居住环境和家庭条件差,故一生未成家,现年近50了,来村上申请要求进“五保”,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与村干部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此人属于残疾人,是否可以进入“五保”,应将情况汇报县民政部门。目前该群众已享受残疾补助和低保,并列入了贫困户,由于其居住条件差,应争取移民搬迁补助,安置于政府统一规划的移民搬迁房,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不再居住在缺水缺电的深沟里。同时考虑到该贫困群众还有部分生活能力,对其作了思想工作,讲解了国家扶贫帮困政策,享受的项目是有条件、有选择,不能全部享有,并对其要求与村干部做了协商安排。该群众非常满意地说:“还是检察官对我们老百姓关心”。“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解民困、解民难、解民忧”,倾听民声、收集民意、集中民智,分析问题、出谋划策、制定计划,始终是扶贫工作的重心。工作队有的同志带病坚守岗位,有的家有老人、孩子生病住院顾不上照看,一心扑在扶贫上。有些年轻的同志在偏远的山村一待好多天,生活上不习惯、身体不适,孤独难耐。检察长陶炜对大家说:“咱们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带着责任和勇气,义无反顾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扶贫是国家的大事,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检察干警在任何时候都要走在前列,绝不能拉后”。 陶炜检察长既是西照川镇脱贫攻坚的包抓县级领导,又是检察院包抓两个村的主体责任人。他多次深入西照川镇,组织镇村干部进行政策宣讲、学习培训、入户调查,并多次召集在西照川镇有包扶任务的县直部门共商帮扶之策,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工作中陶检反复强调:要加强包扶村工作的督促检查,在人员和车辆上给予充分保障。一是扶贫工作力度要大,检查要细。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督促检查,通过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计划要实,措施要硬。要和群众面对面沟通,手把手指导,坚持“人到位、心到位、行到位”三到位举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各项计划落到实处。对自身工作检查中,要敢于亮“红牌”,不遮丑、不护短。三是思路要清,追究要严。扶贫任务要明,工作思路要清,不能茫无目的瞎忙,也不能马马虎虎蒙混,必须达到精准,发现问题要敢于动真碰硬,及时对责任人约谈提醒,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院党组定期不定期地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细致安排部署。就是以这样严明的纪律和高度的责任心,帮扶干警一批又一批,一次又一次,深入包扶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对黄泥河村、太阳关村再次进行贫困户精准识别;再次深挖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制定脱贫计划;不断结合村情,发展特色产业,使村民脱贫即有短期项目,又有长远的目标。经过一年的奋斗努力,使 114392人已脱贫。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发扬成绩,克服不足,集思广益,多措并举,多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力争早日帮他们全部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的路上任务依然艰巨,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检察机关作为执法机关,不仅要做好扶贫攻坚工作,还要为扶贫攻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在落实扶贫脱贫政策措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违法犯罪,确保扶贫资金安全,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有效运行,确保扶贫脱贫工作公平公正。为了贫困群众吃不愁、穿不愁,上学有保障、医疗有保障、住房有保障,共同奔向小康社会,目前,山阳检察官依然在前行。 (山阳县人民检察院 婕)

编辑:董嫱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