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12-15 16:57:35 阅读量:
今年以来,宝鸡市纪委深入推进全市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把推动解决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基层党风廉洁建设的重中之重, 健全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赢得广大群众广泛赞誉,为加快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主动担当,扛牢责任不懈怠
今年是扶贫攻坚的第一年,宝鸡市纪委始终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一是夯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全省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会议之后,市纪委连夜召开纪委常委会,分析问题根源,提出了消除“零查处”12条具体措施。市委及时召开全市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市委书记钱引安对去年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零查处”镇街占比高的4个县区委书记进行约谈;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杨政国深入工作滞后的县区督促指导,并对9名县区纪委书记进行约谈,压实了责任,传导了压力。认真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尤其是“第一种形态”,创新出台《宝鸡市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约谈办法》,对一度工作滞后的5个县区进行了约谈。二是从严考核,倒逼任务落实。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考核全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每季度听取一次县区专题汇报,并就查处情况进行月排名、季通报。修订完善执纪审查工作考核办法,凡是由县区主动查处、曝光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中不但不扣分、还适当加分,并在党风廉洁建设考核中增加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分值权重,充分调动县区主动查处的积极性,同时明确提出对查而不报、弄虚作假的,不仅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责任,而且上查一级,对县区委、纪委进行追责,确保案件质量和效果。三是锤炼队伍,深入推进“三转”。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严防“灯下黑”,守正固本,从严机关教育,从严机关管理,从严机关监督,不断健全机关管理的软措施,塑造机关干部恪守正道,胸怀正气,捍卫正义的机关品牌效应,充分激发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识别和选用铁面执纪、能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优秀干部。今年以来,对95名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提拔重用,有力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整体活力。
二、全面排查,摸清线索不遗漏
不断拓宽渠道,全面收集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一是畅通信访举报。综合运用信访举报、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方式,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居民监督委员会、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等制度的作用,及时受理侵害群众利益的信访举报,做到有信必核。其次,深挖案件线索。深化办案协作区制度,健全问题线索排查和跟踪督办机制,定期交办问题线索,加强指导和督促,整合镇街纪委力量,对于反映集中、性质恶劣的重要案件线索,进行重点核查督办。再则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全方位搜集问题线索,做到违纪违规问题线索一件不漏。二是变上访为下访。变群众举报为主动下访,由主要领导带队分组定期进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开展明察暗访,坚持在一线巡回接待群众,实行“下访”不仅使基层一些问题得以解决,化解了各类矛盾,也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党群关系,促进了社会稳定。三是专项检查发现。以扶贫、“三资”管理、土地征收、惠农等5个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为重点,进行专项检查、坚持“一案双查”,特别是把扶贫领域问题查处摆在突出位置,从严查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问题,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167件,党政纪处分126人,公开曝光典型案件46起。
三、聚焦问题,严查快处不手软
一是挺纪在前,摆脱人情干扰。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更容易受到说情干扰,市纪检监察机关要求各级监察机关坚持原则,铁面执纪,不徇私情。对于说情打听案件的一律记录在案,坚持零容忍态度,“老虎”与“苍蝇”一起打、违纪与腐败问题一起查、公职人员与村干部一起查、在职与离岗的一起查、单位与个人问题一起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只要违规违纪、侵害群众利益,就要严肃处理,决不纵容,决不姑息,让基层腐败无处遁形,切实把纪律严起来、立起来,执行到位。二是提高效率,做到快查快结。近年来,宝鸡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转变办案方式,注重快查快结,集中力量将办案对象主要违纪事实查清,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效率。主要体现在一是立案快。发现线索不推不拖,对初核需要立案的,由承办科室将初核证据材料报案管室初审,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办理立案手续。二是调查快。加强与司法机关、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成立办案人才库,并建立信息互通、力量互动、疑难互助等联动机制,集中力量突破主要违纪事实,提高纪律审查效率。三是结案快。对重大案件、案情复杂等案件,提请审理部门提前介入,对案件事实、证据状况、定性定量等方面形成基本判断,为正式审理打好基础。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党员领导干部,着力查清主要违纪事实,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三是及时通报曝光,起到警醒作用。今年以来,宝鸡市纪委先后发出9份通报,公开曝光典型案例56起。其中,3次下发通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4起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起到了警示警醒作用,四是善用《百姓问政》,凸显整改效应。“不回避问题,不遮丑护短”,达到了让干部职工 “震动不小,坐立不安,红脸出汗心理效应,“马上办 、立即改”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市级共举办53期,收集群众意见3123条,群众意见办结率达到90%;县区共举办164期,征集问题4458条,办结率达到87%,问责干部242人次。《百姓问政》节目开办以来,在宝鸡社会各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已形成品牌效应,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监督各级部门转变作风、促进工作的重要平台。
四、强力整治,标本兼治不放松
宝鸡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一是增强责任意识。解决侵害群众利益和身边腐败问题,县乡是主战场,各级党委要发挥关键作用,扛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作用,要把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市纪委今年始终严查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重视不够、解决不到位、失职渎职的进行强力问责,通报曝光典型问题,倒逼责任落实。 杜绝了“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现象,防止基层党组织责任虚抓空转问题发生,真正打通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强化教育宣传。各类违法违纪人员之所以易越“雷池”、踩红线,根本原因还是法纪观念淡薄。市纪委今年来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介,利用法制宣传月,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深入村组基层,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强化警示震慑氛围 。三是严格问责问效。今年来,宝鸡市纪委、监察局针对宝鸡市委工作组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启动问责机制,组成调查组,深入有关县区、镇、村,通过走访农户、查看资料、询问核对等方式,对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中,个别镇、村干部工作失职、不尽责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依据党政纪条规,对负有相关责任的镇、村干部进行了问责,在市、县各级引起了震动,严明了纪律。 四是加大巡查力度。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政国就巡察工作专门做出严格要求,要求巡查组每个人要当包公唱黑脸、挑刺把脉、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要怀着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态度,聚焦政治巡察定位不偏移,敢于坚持原则,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勇于担当,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巡察工作实效检验对党的忠诚。目前巡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胜利,达到了预期。
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市共查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件59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共812人,全市12个县区116个镇街全部消除“零查处”,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