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6-12 14:55:00 阅读量:
王阶运
信访,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民群众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或者投诉请求的有效途径,信访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直接决定着信访工作的成效。笔者从事与信访有关的工作多年,感慨良多,其中最深的一条体会是,对待信访群众,要用热心询问、用耐心听取、用诚心解劝,姑且称作“三颗心”吧。
目前,群众到政府机关上访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因为土地拆迁,有些是环境污染,有些是工资拖欠无着落,还有的是住房危旧、生活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有的上访看起来是小事,但对于上访者个人和家庭来说却是大事。因而,设身处地帮助和正面引导群众正确上访,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做好信访工作,首要的一条的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时刻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当亲人当朋友,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办,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去解决。人只有岗位职责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无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哪一方面的职责,对待信访人,都首先要做到态度上热情,不打官腔官调,不冷眼相待,听访时态度要诚恳,不要嫌啰嗦,不能不耐烦,仔细地听,让来访者把话说完。解答问题时不居高临下,更不能盛气凌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心说话,坦诚相待。接谈的过程实则是与群众交朋友的过程,你敬他人一尺,他人敬你一丈,在此种氛围下,互相之间更有利于沟通,也能打消上访者的怨气,使问题的解决更为顺畅。
在具体工作中,要摒弃“上访的尽是刁民”、“缠访的就是坏人”等模糊认识和错误看法,真正做到把信访群众当亲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之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要时时处处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办,将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去解决。从而做到思想上真诚亲切,态度上和蔼可亲,行动上积极主动,从而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来访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王阶运,商洛市商州公安分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