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4-27 23:12:57 阅读量:
4月26日,西安临潼法院审监庭干警历时一天,驱车二百多公里,在基层村委会干部的大力配合,终于完成了对五起案件的调查送达工作.
在任某与李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承办法官前往被告李某户籍地进行送达,却发现人去屋空,村民们也不知道其现在何处,法官遂来到当地村委会了解情况,村组干部立即向法官提供被告家在附近某地开办超市这一线索,使得案件材料得以顺利送达。在另一起案件中,三被告系同村村民,因债务缠身长期不在家中居住,拒接陌生电话,法官找到村组干部,村干部用自己的手机现场拨通被告电话,交于法官,法官告知被告案件简况,希望其积极应诉解决矛盾纠纷,被告表示会尽快到庭。在毛某诉许某等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中,法官第一次来到许某家,从邻居口中得知许某父母赶集不在家中;第二次到许某家,发现大门半掩,但家中无人,经过村干部指点,法官在许某家的桑树园中找到正在给果树喷洒农药的许某之父,他代其子签收了案件材料。
人口流动性大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显著特点,随着“空心村”的不断增多,导致法院案件的送达成为共有的难题。通过这次送达,法院深深感受到法院工作离不开人民群众,只有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能动性,才能促进案件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审监庭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