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解访“望闻问切” 耐心释法“妙手回春”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09-29 16:17:18 阅读量:

 本是一起审结多时的离婚旧案,却引发当事人家属多次上访,据反映是判决“惹祸”,细查才发现另有原因。近日洋县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承办法官通过深入调查,对信访案件“望闻问切”,最终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打开信访人心结,实现了息访罢诉的良好效果。

2012年以来,信访人冯花因与丈夫赵刚性格不合,先后两次诉至法院要求离婚,2013年6月,法院依法判决双方离婚,并就子女抚养问题及共同财产债务负担进行了处理,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然而时隔不久,原告冯花与其父却态度坚决地向省委巡视组反映该离婚案件“洋县法院法官案子没有办好”。到底是判决出了问题,还是工作没有做到位?在接到信访部门情况反馈后,洋县法院高度重视,主管民事副院长尚永东同志亲自督办该信访案件。决定先从“内因”查起,就当事人反映的离婚案件进行了细致的审查,然而发现该案审判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无误,对当事人的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事项的处理也均为双方当事人信服。那么,当事人坚称“法官案子没办好”到底是哪里没办好呢?
本着息诉罢访的原则,尚院长进一步展开了深入调查。通过多次联系沟通,当事人的对立情绪逐渐被法官的耐心所化解。2014年9月19日,尚院长与原离婚案件承办法官牟尚武、法官助理王瑶利用周末驱车20余公里又踏着泥泞的坡路步行数公里,深入当事人家中向信访人父亲了解情况,通过仔细询问,终于了解到,当事人本意并非对判决不服,而是因判决中确定夫妻婚后共同修建房屋归被告赵刚所有,赵刚亦承担因建房所欠债务共计9835元,这些债务的债权人多为原告冯花亲友,但是离婚后,赵刚一直未能清偿欠款。这让原告冯花一家忧心不已,左思右想,他们认定是法院离婚判决的时候没有判好,便想通过上访要求法院解决此事。了解到症结所在,尚院长当即向上访人说明法律相关知识,并告诉他们,主张赵刚清偿他人的债务不能在离婚案件中直接裁判只能由债权人另行起诉向赵刚主张权利。冯花父亲终于明白了自己是不懂法律“错怪”了法官。9月27日,星期六下午,尚院长了解到信访人冯花本人在家,遂再次到冯花家中做思想工作,冯花表示心里的疑惑解开了,自己这事情也知道咋办了,她非常感谢法官们,并当场撤回信访申请,明确表态今后将不再上访。至此,这起由离婚引起的信访案终于真正实现了息诉罢访、案结事了。
信访无小事,件件系民生。涉诉信访是关乎社会稳定,关乎人民法院形象和声誉的大事。纵观各类上访案件,引起上访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只要能抽丝剥茧、对症下药,真正解开老百姓心中的疑惑,那么大多数因对法律和审判的不了解引起的信访案都会化解。在处理涉法涉诉问题中,就要跳出就信访抓信访的狭隘思维,从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更宽视野审视信访问题。在工作中注意把握民风习俗、天理人情、社会反响,把法律技巧与政治智慧结合起来,站好位、把好脉、掌好度、开好方、借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该院也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做好法制宣传、强化判后答疑程序,对民事案件加大调解力度、释法明理,以预防类似信访事件的发生。
 
作者:洋县法院 尚永东 张冲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