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04-26 11:28:27 阅读量:
——观《远山的红叶》有感
记不清我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掉过眼泪了,我还以为流眼泪是小孩子的专利,其实不然。电视连续剧《远山的红叶》在央视1套热播时,我就流下过“珍贵”的泪水。后来我偶尔发现在一个平面媒体上登载的有《远山的红叶》这篇人物通讯,我细细的进行了品味,在阅读中,有许多情节深深地敲打着我的心扉。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巴江县纪委书记王锳的事迹经常扣动我的心弦。最近,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特意再次品味了这部电视剧。影片中王锳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无时不打动我的心扉,无意间又流淌出久违的眼泪。
电视剧中,当水利局副局长岳映久等一伙蛀虫利用手中的权利中饱私囊、大肆侵吞国家财产的事实开始暴露时,应当说王锳发财的机会到了,她完全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堂而皇之的以查无实据而草草收兵。她可以在不露声色中得到一笔钱将她的贷款偿还了,她弟弟和弟媳的工作问题也在悄无声息中解决了,姐弟的关系也自然和好如初,她在亲戚的眼里,无疑会成为“功臣”。然而,她没有用权力做交易,宁愿背上债务,宁负父亲重托和母亲的央求,也始终未用职权谋取丝毫利益。她常说的一句话:“不能玷污纪委书记这个称谓”。她用无畏显示出一名纪检干部的大义凛然。面对老谋深算、气焰嚣张的腐败分子,她敢于迎难而上进行坚决的斗争;当自己及亲人受威胁时,她毫不退缩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面对友情和法纪选择,她大义凛然对违纪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在金钱诱惑面前毫不动摇,对腐败分子铁面无私,她像巴山红叶般流溢着凌霜傲雪的俊美。
当一些部门只顾眼前利益,乱收费、乱摊派、滥罚款,严重影响招商引资时,她深入调查研究,多次召开会议,征求投资商意见,让群众检举一些部门的不正之风,她义正辞严地批评个别部门杀鸡取卵的做法,并严肃处理了一批顶风作浪的部门负责人,使投资环境大为改观。她还放下“官”架子,亲自上门赔礼道歉,请曾因乱罚款被逼走的投资商重新回来开发投资。投资环境的优化,还吸引了一批投资商来巴江县经商办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当王锳发现许多在巴江县城打工的农民工兄弟晚上住不起旅社,而露宿住在大街小巷时,她夙兴夜寐,努力寻找答案,在无奈之下,她第一次向企业开口请求赞助,企业老板们在她人格魅力的感召下,纷纷慷慨解囊,终于修建起了“背二哥旅馆”和食堂,使露宿的农民工兄弟晚上得以安居,也使王锳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红叶俨然就是她生命的本色。
…………
王锳,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纪委书记,在古代的“官谱”中,也就是个“从七品”,但在她短暂的人生旅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已远远超过她一个纪委书记本身的价值,给人民群众留下了许许多多闪光点。对岳映久等蛀虫,她嫉恶如仇,克服各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坚决将他们绳之以法;对曾犯过错误的同志,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重新上岗,并成为终生的朋友;对路边病倒的农民,她毫不犹豫地将其送往医院救助;遇上了上不起学的学生,身负债务的她毫不吝啬地供其上了大学;在下乡期间,遇上了老百姓的牛产不下仔,她立即前往农家,凭着以前所学的知识,使母牛顺利地产下了仔,保护了农民朋友的财产。她还为贫困山区老百姓修“连心桥”、建供水站、奋不顾身抢救洪水中遇险的孩子…… 这样的干部,人民群众怎么会不喜欢呢?“纪委书记”,一个冷冰冰的职务。纪委的干部,在其他干部和群众中的印象都是冷酷无情的。但是该电视剧中纪委书记王锳对待腐败分子那种冷酷无情、对人民群众那种挚爱、对待弱者那种份外的同情的鲜活形象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永恒的记忆。乃至于当王锳在救灾中病倒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在余震不断、乱石飞泻的情况下,他们自发地组成一道“人墙”,用木板抵挡着狂奔乱泻的猎石,架起一道生命通道,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她送上救护车。在王锳的追悼会上,许多认识和不认识王锳甚至只知道她名字的人们纷纷加入到送葬的队伍。在乡下,在她足迹所到过的地方,老百姓自发地设置灵堂,为她送行。在她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用实际行动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了最好的诠释。
我是基层法院的一名法官,担负着定纷止争、维护稳定的重任。近年来,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政法系统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等多项教育,法院系统开展了司法良知教育、能动司法、司法为民等教育活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大局为己任,人民法官不断优化司法理念,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努力构建和谐司法,应当说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在不断提高。但是,通过再次品味《远山的红叶》这部电视剧,我觉得我们在许多地方还做得不到位,案件质量关还把的不够严,人民群众还不十分满意。比如媒体曾报道过的赵作海错案,试想:如果公安机关严格程序,依法取证,认真分析,慎重对待,就不会产生这一惊天错案;如果检察机关认真审查,坚持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予批捕和公诉,也不至造成错案;如果法院能够认真审查证据,把好最后一道关口,坚持证据不确凿坚决不判,也不至酿成错案。对照王锳吧,当巴江县一公安派出所发生命案,死者的亲属对死因提出质疑,在公安机关下了结论的情况下,王锳仍然穷追不舍,公安机关已经认识到错误,并先行一步到陕西汉中给死者的家属予以补偿,但王锳还是亲临关押现场,到死者老家了解情况,终于弄清了死因,给死者亲属一个合理的交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派出所所长予以处理。如果我们政法机关的任何一个部门每一名干警都能像王锳那样认真负责,上述错案就不可能产生。当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极少数法官还停留在坐堂审案,不注重收集证据,不善于调查研究,马锡五的审判方式、能动司法等还贯彻落实得不够好,只注重法律效果,不顾及社会效果,致使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时有发生。说到底是极少数法官“为人民司法”的意识还没有在脑海里扎根,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因此,作为一名法官,要像王锳那样,要有一颗恪尽职守、刚正不阿、执法为民的赤子丹心,心里要装着群众,干事要想着群众。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辱法官使命。在工作方法上,要像陈燕萍那样,“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目前,要在工作中,以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习总书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认真洗涤脑子里的“灰尘”。根据“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司法在权益维护、纠纷解决、社会管理和实现公平正义中的功能。每一个法官都应当以王锳同志为楷模,做一片永不凋谢的红叶。
(作者单位:陕西勉县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