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09 17:14:43 阅读量:
在旬阳市神河镇的田间地头,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忙碌而熟悉的身影——党晓林。他不仅是小神河生态富硒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更承载着安康市、旬阳市、神河镇三级人大代表沉甸甸的责任。从一名普通的“山里娃”到乡亲们信赖的“代言人”,党晓林始终怀揣着对故土的深情与对人民的赤诚,将“人大代表”四个字,深深镌刻在履职为民的坚实步履中。
不忘来路:从“本领恐慌”到“履职尖兵”。“学到用时方恨少”,是党晓林当选代表之初最真切的感受。但学历的短板并没有成为他履职的障碍,反而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他把“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当作座右铭,开启自己的“三学”之路。向书本学,深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读《宪法》《代表法》,筑牢履职根基;向他人学,积极参加各类考察、培训,汲取先进经验,开阔视野,点燃履职激情;向身边学,虚心请教“老代表”,掌握沟通技巧,努力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日积月累的学习,淬炼了他的政治品格,更锻造了他务实担当的履职本领,让他从最初的“紧张兴奋”,成长为一名理论扎实、政治坚定、方法得力的“责任型代表”。
步履不停:用实干书写履职答卷。党晓林深知,代表身份是荣誉,更是责任。他妥善平衡本职工作与代表职责,全身心投入每一次履职活动。市、县、镇三级人代会,他从不缺席,认真审议报告,庄严投下每一票。闭会期间,他更是活跃在一线,参加综合素能培训提升自我;参与残疾人保障工作视察、《英雄烈士保护法》执法检查,守护公平正义;作为特邀观察员走进便民服务中心,零距离感受民生脉动。他的身影,是基层民主实践的生动注脚。这份勤勉与担当,也让他荣获“2023年旬阳市优秀人大代表”、“2024年安康市优秀人大代表”的称号。
心系桑梓:建议里饱含为民情怀。“当代表,就要为乡亲说话,为发展谋路。”党晓林的建议,总是带着泥土的芬芳和炽热的温度。在安康市人代会上,他的声音掷地有声,为人才扎根,呼吁优化政策、吸引“归雁”,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为道路畅通,力促神平路升级改造,打通致富瓶颈,提升乡亲幸福感;为产业赋能,主张培育“头雁”带头人,引领乡村产业腾飞;为饮水安全,关注水源保护与设施长效运行,守护生命之源;为均衡发展,呼吁项目资金向非贫困村倾斜,促进共同富裕。这些凝结着走访调研心血、反映群众急难愁盼的建议,不仅被评为“优秀建议”,更成为相关部门推动工作的重点,真正将“民声”变成了“民生”。
情暖乡邻:公益路上步履不停。甜不过家乡水,美不过故乡情。从大山走出的党晓林,始终不忘“挖井人”。他常说:“家乡养育了我,回馈乡亲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份情怀,化作点滴行动,他看望困难老人,话家常送温暖,解燃眉之急;在疫情防控、环境整治、慈善公益的关键时刻,总有他慷慨解囊的身影。他更将产业发展与公益结合,在老家湾寺村包家沟投资建设肉牛养殖厂,吸纳村民务工,收购秸秆变废为宝,既增收又环保。金河口社区的农旅融合产业园,更是他梦想的延伸——征地时优先考虑村民利益,建设时雇佣本地工人,创新性地将部分项目投入作为社区集体股份,未来按股分红,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乡亲。在他心中,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就是最实在的公益。
永葆初心:在反思中砥砺前行。面对荣誉与肯定,党晓林始终保持着清醒。他坦言,自己与离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学习需更深入系统,调研要更扎实全面,与群众的联系需更紧密,建议的深度和操作性有待提升。这份坦诚的自省,正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党晓林胸前的代表徽章,闪耀着责任的光芒。他将继续扎根于神河这片深爱的热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躬身笃行,履职尽责,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在旬阳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奋力书写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答卷!
作者:刘伟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