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5-15 22:27:29 阅读量:
近日,西安鄠邑法院法官肖少霞通过精准释法、靶向调解,成功促成一起标的额达560万元的民间借贷纠纷达成调解,并推动关联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同步撤诉,实现“一案调解、双案双结”的良好效果,为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司法动能。
案情聚焦
大额借贷“引”连环纠纷
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风华公司因经营需要多次向唐琪借款累计560万元。之后由于资金链紧张没能按期还款,便被唐琪起诉到法院。
案件审理过程中,肖少霞发现该公司还涉及另一起标的额近百万元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两案被告主体交叉、债务关联,若简单判决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多重诉讼困境。
破局关键
分层调解贯通“症结”
为避免上述情形发生,锚定“一揽子实质解纷”目标后,肖少霞采取“三步走”策略:
01 核准账固定事实
组织双方对30余笔借款流水逐笔确认,明确争议焦点。
02 “背对背”分头突破
向被告风华公司释明拒不履行债务的法律后果及对企业征信的影响,同时引导原告考量被告持续经营后的偿债能力。
03 构建阶梯式还款方案
将560万元债务分解为“首期现金偿付+分期履行+违约担保”三层架构,既保障原告权益,又为企业预留缓冲期。
经多轮磋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约定2026年4月前还清所有款项。
辐射效应
关联纠纷“一揽子”化解
本案的调解直接消解了关联融资租赁纠纷的债务基础。肖少霞主动对接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原告方郑一公司,告知唐琪与风华公司之间已达成分期给付的调解协议的事实,并组织三方协商。在明确唐琪后续会有稳定的还款资金后,次日,郑一公司便提交撤诉申请,撤回了对唐琪的起诉。
被告风华公司负责人感慨道:“法院没有‘就案办案’,而是真正帮企业打通了生存发展的活路。”(文中当事人名字均系化名)
作者| 沈晔
编辑| 李娟
责编| 郑黎波
主编|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