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灞桥法院】法漾青春丨三个关键词,解锁成长密码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5-15 22:26:50 阅读量:

青春是案卷间跃动的星火,是法庭上永不偏移的正义刻度。一群身披法袍的年轻人正用两种语言书写人生——墨色卷宗里严谨的法条推演,鎏金岁月中炽热的理想追寻。

西安灞桥法院即日起开设《法漾青春》专栏,他们将从裁判文书背后走到聚光灯下,讲述调解室里的峰回路转,分享执行路上的风雨兼程,拆解那些藏在法槌起落间的成长密码。当逻辑缜密的司法技艺碰撞滚烫的青春思考,且听这些年轻而坚定的声音,如何用行动诠释:法治理想的火炬,终将在代代相传中照亮山河万里。

 

时光匆匆,两年时间不过弹指一瞬,总感觉自己既像刚入职时那个抱着案卷手足无措的“菜鸟”,又像在案件堆里摸爬滚打了两年后逐渐找到方向的“新兵”。借这个机会,想用三个关键词聊聊自己的成长。

01 关键词:敬畏

记得我经手的一起邻居互怼的案件,原、被告是隔壁邻居,被告先进行装修,在装修时把他的大型空调外机装到了外墙公共使用区域,未给原告留给足够的位置,原告起诉要求拆除。

 

庭审中,原告陈述她家空调已经安装完毕,实际上那块位置她用不上,调解时,原告也拒绝经济补偿。我片面的认为原告过于较真,大家毕竟还要当很多年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是当我通过翻阅法条、查询案例发现原告的诉请有理有据,我就突然明白,在案件处理过程中,需要尊重当事人的诉请,敬畏法律,不能带有个人主观感情色彩,否则可能会对案件的判断以及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02 关键词:温度

刚到法庭办案时,带我的老师让我协助写一份离婚纠纷的判决书。我对着法条逐字核对,觉得逻辑严密、说理透彻,结果她看完却问:“原告提到孩子抚养权时情绪崩溃,被告答辩时反复念叨‘为了孩子’,这些细节你有没有考虑在内?”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法律文书不仅是冰冷的条文堆砌,更是当事人的人生“切片”。后来每次写判决,我都会在结尾多问自己一句:如果我是当事人,看到这段文字会感到公平吗?保持温度,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也让我在工作中更细心、更有耐心

 

03 关键词:坚守

通过近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让我对“坚守”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纪律红线不在文件里,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青年干警作为“新人”,要学会拒绝各种诱惑,不能把只把纪律红线视为高悬的标语,而是在案件办理中多注意“这个证据材料合法合规吗?”是在判决书中多查一次“这个表述有没有歧义”。

青春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卷宗里的烟火气。作为青年干警,我们既要像海绵吸水一样钻研业务,也要像麦穗低头那样沉淀初心。当某天我能指着调解成功的案卷说“这个当事人后来送过锦旗”,或者听到当事人说“见到你们就觉得有希望”,我想,这应该就是对青春最好的注解。

 


作者| 王丰

编辑| 李娟

责编| 郑黎波

主编| 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