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3-10-12 17:43:45 阅读量:
西部网讯 近年来,市王益区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实现了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
不断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减轻广大群众医疗费用负担。2008年王益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参保人数和参合率屡创新高。2008年至2013年,参合率由93.54%提高至99.5%;参合农民缴费标准由人均缴费10元提高至65元;中、省、市及区补助资金总额由80元提高至300元;筹集资金由325.04万元提高至1329.07万元。补偿金额由2008年的259.1万元增至2012年的1061.48万元。在报销病种方面逐年扩大慢病、大病补偿范围,目前特殊慢病增加至12种,大病补偿增加至20种。
截止目前,全区参合农民累计达到21万人次,累计补偿金额 3598.82万元,累计受益达29.86万人次。同时,先后开通了合疗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全区参合农民新制了合疗IC卡,在全市率先开展乡镇卫生院,提供“先住院,后结算”、“外出务工人员异地治疗”等服务方式。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使广大群众更加合理用药。2011年7月1日起,全区政府开办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家乡镇卫生院、39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实施零差率销售的村卫生室财政补助标准从最初的6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0000元。自2010年来,全区“三统一”药品累计配送金额564.90万元,共让利患者84.74万元。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广大群众看病更方便。王益区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完成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所乡镇卫生院和39个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争取项目配备了价值1200万元的医疗器械和设备仪器。同时,全区4所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要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市级规范化标准,1所创建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创建为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为群众自身健康保驾护航。自2009年以来,共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累计免费体检82487人次,目前65岁老年人建档19955份,建档率达98%;高血压管理11797人,管理率97.72%,∏型糖尿病管理3574人,管理率98.07%;重症精神病190人,管理率81.58%;城乡居民健康居民档案19万份,建档率达95%;五年来全区累计孕产妇5659人,规范管理5442人,管理率96.17%;发放叶酸20370瓶,收益群众达4260人;免费住院分娩补助累计1386人,补助资金106.30万元。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水平,使广大群众能看好病。将县级公立医院在编人员工资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从今年6月1日起由原来的90%提高到100%,新增支出50余万元;解决区人民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经费,以2011年药品加成收入为基数,由省、市、区财政按4:3:3的比例分担,2011年区医院药品加成收入约20万元,其中区财政补助约6万元;化解历史债务,将区人民医院历史债务进行打包剥离,区财政在今后三年每年补助区人民医院20万元,共计60万元,其余由区人民医院逐年化解。
医院员工实行全员聘用,本次改革共聘用科主任6名,护士长1名,医务人员23名。将中西药房进行了合并;调整绩效工资分配比例,从2012年6月1日起,王益区将区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所占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同时,将医院收支结余的30%纳入绩效工资发放,有力的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人员工资稳中有升。(通讯员 陈海燕 贾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