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7-02 17:49:12 阅读量:
为确保烤烟提质增效、烟农增量增收。今年以来,旬阳市赵湾镇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联系群众优势,到农户入地块,为烤烟产业发展严“把脉”、助“保收”,推动全镇烤烟生产增活力、添动力。
烤烟产业一直是旬阳市赵湾镇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烤烟生产是当下全镇重中之重工作,从年初的整地、育苗到大田移栽、管理等各个环节,赵湾镇人大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确保“镇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为了让烟农从整地到交售顺利推进、发展更稳,全镇各级人大代表倾巢而出、闻声而动,建言献策,将发展烟叶产业作为带动农户增收、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能动性”和示范带头作用,助力烤烟生产,确保全年烤烟产业增产丰收,让烟农真正增收致富。
代表学熟技术,当好“指导员”。结合烤烟生产节令性强、技术要求严格的特点,赵湾镇人大统筹协调赵湾烟站、塘兴烟站、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单位),组建一支能力强、懂技术、接地气的烤烟生产技术“指导服务队”,抢抓节令,到农户到大田开展抗旱移栽、烤烟施肥、揭膜提沟培土、病虫害防治、锄草保墒等技术指导。同时,注重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优势”,重点对烤烟种植户中的新发展户和技术滞后户进行“手把手”细心指导,达到“点、带、面”相结合,全面宣传实践效果和成功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镇万亩烤烟生产管理各环节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程度,实现烤烟生产提质增效、利民富民。
代表亲临一线,当好“服务员”。今年在烤烟移栽的“黄金期”,持续一个多月的旱情,“缺水”成为全镇各村(社区)存在的共性问题,赵湾镇人大7名主席团成员根据各自联系村(社区)的实际,想办法找对策,对严重缺水村(社区)组采取运水保苗等措施,努力克服干旱缺水困难,确保烟苗大田移栽成活率达到95%以上。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公益岗人员等维护好育苗点取苗秩序,统筹好烟苗分配运送相关工作,确保烟苗配送到移栽环节有条不紊、迅速高效。同时,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干旱缺水情况下的供水和补苗储备,确保及时补苗有水、烟苗入田能活。组织镇属相关职能部门(单位)、村居“两委”开展烤烟化肥、地膜、水管、水泵、储水罐、运水车等农用及抗旱物资筹备工作,确保烟农生产有求必应、有需必供,按大田移栽“节令”全部移栽到位,确保烟叶在生长的“适生期”不受影响。
代表抓好田管,当好“引导员”。在移栽后的中耕管理关键时期,赵湾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及全体代表深入一线,到合作社、到田间带领烟农抢抓节令,加强烤烟中耕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和天气变化,组织烟农抓好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冰雹、洪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超前谋划、提早部署,扎实做好揭膜培土、封顶打叉、修剪烟花、摘叶以及烘烤等环节各项工作,宣传动员烟农严格执行烤烟生产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高标准严要求搞好大田管理和烘烤工作。
代表收集信息,当好“传话员”。赵湾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广泛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田间地头发挥“知心人”“土专家”作用,与烟农交心、谈心,当好“接线员”,发挥“传话员”作用,积极传达好政府、企业关于烟叶生产的相关要求举措,同时把烟农在烟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反映,并督促镇属及驻镇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及时、有效解决,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示范带动和监督作用,助力赵湾镇万亩烤烟“大旗不倒”,起到引领带头作用,让烤烟产业这项农民快速增收的致富好项目跑出赵湾产业“加速度”,真正体现出全体人大代表应有的“为民本色”和“保驾护航”作用。
作者:刘家群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