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紧箍咒”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01 09:21:31 阅读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办法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严格监督考核,构建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保障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要看到,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也要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共识,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穿不透的利益壁垒;环保督察的监管阳光,还有一些角落照不到。越是面对这样的情况,越要在以雷霆手段追责的同时,加快制度落实。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用层层压实的“生态责任链”构建起美丽中国坚实的绿色屏障。

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就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各地区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中心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同步监督检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要做到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汇聚起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就要用好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用好考核评价的“指挥棒”,对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优化干部队伍配置有着基础性指导功效。要参照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设置,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敢作为、能作为、真作为,形成正确的结果导向。全面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对损害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强化制度的监督效力。只有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作风硬、敢担当,才能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就要加大依法监管力度。明责当尽责,尽责重在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坚持依法行政,模范遵纪守法,严格落实国家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环保、林业、公安、国土、安监、纪检等部门,要形成合力,重拳出击,保持高压态势。要进一步强化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让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成为“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警示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让生态文明理念入心入脑,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建设生态文明人人参与、呵护生态文明个个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常江

编辑:赵佳欣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