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4-30 10:40:02 阅读量:
当前,未成年人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西安临潼法院少年法庭积极探索将心理评估干预机制引入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案件办理过程,邀请区关工委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司法守护+心理疏导”模式,共护未成年人心灵绿洲。
小雪(化名)系少年法庭审理的一起离婚抚养权纠纷的涉案未成年人,其母亲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由诉至临潼法院请求离婚并判令女儿小雪由其抚养,被告按期支付抚养费。
少年法庭考虑到该案被告常常对妻子以暴力相待,夫妻关系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正处于升学关键期的女儿小雪的学业和生活。在判决前,特邀请区关工委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璐老师为小雪进行谈话疏导和“房树人(H-T-P)心理投射测验。”
谈话疏导揭示真实意愿
为缓解孩子紧张和抵触情绪,少年法庭办案团队在法庭庭院相对放松的环境下,与专业心理咨询师共同了解小雪对父母婚姻、家庭生活和抚养权归属的真实意愿。
心理投射化解情感困境
通过房树人(H-T-P)绘画的形式分析孩子心理状况,发现孩子内心虽然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想象,但又对未来充斥着迷茫、空白和无助,心理矛盾且冲突。
司法温情守护成长之路
针对小雪的心理评估,承办法官和心理咨询师与家长就孩子心理创伤修复,持续咨询等深入交流并达成一致意见。最终,临潼法院结合案件情况判决原被告离婚,遵循孩子真实意愿抚养权归母亲,并由其父亲每月支付孩子抚养费800元直至孩子18周岁止。
心理评估和干预机制的引入,体现了司法审判的刚柔融合和人文关怀。司法+心理的双重护航,既能提升判决的科学性、促进家庭关系修复,更对预防未成年人心理问题意义重大。
未来,临潼法院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建立受访少年心理健康一案一档跟踪记录和持续修复制度,推动心理咨询与司法审判深度结合,帮助未成年人正确看待世界,感受自我。
作者:王恒
编辑:赵佳欣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