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8-10 11:05:47 阅读量:
持久的高温天气把大地变成了烤箱,连续20多天,未见一滴雨。此时坐在屋子里的小秋静静地望着窗外,他在等待,等待那声亲切的呼唤,等待那个模糊的身影。
小秋是安康石泉县后柳镇长兴村七组村民老梅的孙子,小秋出生后检查出患有先天性眼疾,由于太贫穷,小秋的爸爸觉得养不活这个孩子,想遗弃了他。老梅执意将孩子留下,毕竟那是一条生命啊!和儿子争执过后,一留就是12年。自那时起,小秋的父母便去了新疆,之后因感情不和离婚,一年到头也很少回家,小秋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小秋4岁那年去报名上学,由于右眼视力弱化,老师建议直接送到残疾儿童学校。老梅担心孩子年纪小,左想右想还是放心不下,又跑去学校苦苦哀求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机会。小秋入学后,老梅想尽办法给孩子治病,可都以“没办法、需要去大医院做手术”而告终。仅仅凭着自己耕田种地,哪能支付得起大医院的医疗费用,老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又无可奈何,绵绵无尽的愁绪染白了老梅的双鬓。
生活的酸楚比起老黄牛的脚步还要艰难。老天总算是眷顾这个微弱的家庭,2012年的一天,老梅盼来了夏日甘霖。西安计量设计院开启“一对一”爱心帮扶行动。那个时候,小秋便与设计院的胡畅先生结缘。胡先生作为爱心人士来到长兴小学找到了小秋,了解小秋的情况后心里倍感交集。上学期间,小秋很自卑,不愿与同学交流。胡先生暗自观察,发现小秋认真和机灵的特点,从那时起他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全力来帮助这个孩子。
从2012年暑假开始,胡先生每年都会在开学前给小秋寄来生活费、学习用品、衣物等,每月与小秋通电话询问近况,在胡先生的鼓励和支持下,小秋渐渐从自卑中走出来,优异的学习成绩让老梅看到了希望,每当拿到优秀的成绩单以后,小秋都会开心的告诉自己的“胡叔叔”。
2015年,胡先生所在单位的帮扶行动结束了。胡先生再三与妻子商量,决定不将这个消息告诉小秋和老梅,继续对小秋进行资助,并联系到一家眼科专科医院,等到孩子16岁的时候免费给他做手术。提起胡先生,老梅的眼眶都会翻红湿润,他常常感叹说“世上哪有这般好心的人。”
5年来,胡先生给予小秋“爸爸”一样的关爱。暖心的电话问候,酷爱的书包、文具.....都汇成了感激的眼泪,流经小秋并不清亮的眼眸,流向他的脑海里。在小秋的心里,胡先生才是自己的“爸爸”,他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好好上学,不辜负胡叔叔的希望。”
2017年暑假,小秋从电视里收看到节目《让世界充满爱》。小秋也学着节目里的做法,独自跑到房间拿出纸笔,准备给远方的胡叔叔写信。短短的一封信,小秋写了将近40分钟,由于视力残疾,他只能把眼睛贴近信纸,一笔一划慢慢来写,这是他12岁以来写的第一封信,每一字每一句都表达他的感激、感谢和感动。
世间最真的情谊是亲情,人间有情,大爱无疆。胡先生与小秋非亲非故,他给予孩子的爱超过了亲情。因为有的胡先生的真情,小秋才有了“光明”。(陈蓝丝雨)编辑:董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