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调研】李宗叶:检察机关如何提高涉检新闻舆论宣传工作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9-07-02 00:10:10 阅读量:

 

山阳县人民检察院      李宗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法科学、准确的开展舆论宣传,积极为检察正能量发声,及时处置涉检舆情,对于营造检察工作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率、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检察机关如何提高涉检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  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新闻宣传能力

新时代检察宣传工作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检察工作主题,创新工作思路,传播检察正能量,弘扬检察主旋律,抒写检察好故事,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1、客观公正宣传,积极稳妥引导涉检舆论热点。检察机关应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交流,与媒体记者做朋友,坦诚相待,相互尊重,双向沟通交流、宣传推介,做到检媒联动,全面对接,信息共享,深化合作渠道,实现互助双赢,有效增强检察正能量的宣传。善于运用媒体引导涉检舆论,注重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加强权威信息发布,及时管控不良炒作,坚持准确、正确引导,保持舆论平稳有序。重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网络民意真正落实到检察工作中。

2、正确看待媒体,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检察机关应直面问题,主动对接媒体,积极沟通交流,消除负面舆情,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以坦诚的姿态面对公众与媒体,进一步强化接受舆论监督意识,时刻做好接受监督准备,把接受媒体监督作为改进检察工作的源动力,时刻想到每一次执法办案都在媒体监督之下,树立人民信赖的良好检察形象。

3、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检察机关应创新话语表达,丰富传播形态,转变传播样式,不断推出具有时代感、接地气的检察新闻宣传作品,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培训班、舆情引导、两微一端一网一号一抖(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官网、企鹅号、抖音)、微视频展播等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关注检察动态,了解检察职能,支持检察工作。

二、提升新媒体运用水平,打造新闻宣传新格局

新媒体时代新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检察机关应增强检察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特别是提升新媒体应用应对能力,全力打造检察门户网站、检察微视频、检察微博、检察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宣传格局。

1、加强检察门户网站建设,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检察机关应高度重视网络宣传和检务公开工作,把检察门户网站打造成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检察工作、普及法律知识、丰富检务公开的有效载体。针对队伍建设、业务工作、检务公开、检察动态等板块,专门设立公众互动平台、检察长邮箱等,方便网民发表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便于检察干警及时为网民解疑释惑,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工作。

2、创新制作微视频、抖音或微电影,传播检察好声音。检察机关应拓展主流舆论传播渠道,创新宣传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轻松愉快的方式,宣传检察机关的重大活动、检察队伍和业务工作的重要成果,打造移动检察新闻精品,抢占移动传播先机,传递检察工作正能量,提升检察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

3、有效利用检察微博平台,加强与网民的互动交流。针对微博特有的简短、阅读方便等特点,根据受众需求和群众诉求,及时发布检察动态、解疑释惑、法律咨询和控告举报工作。用鲜活生动、容易接受的语言,减少书面化、模式化的言论,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实现面对面的交流,键对键的沟通,使微博真正成为检察机关与网民的交流平台。

4、运营好检察微信公众号,密切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通过微信平台,在朋友圈群发文字、图片和视频,展示检察动态,接受法律咨询,强化微信与微博的互动;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微信新媒体互动方式,更有效地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切实履行好检察职责。

三、健全管理体制机制,积极稳妥处置涉检舆情

加强涉检新闻舆论管理,制定网络舆情工作制度,成立新闻宣传工作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提升检察机关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完善涉检舆情及时发现、舆情研判、舆情引导、舆情处置,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引导、早控制,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1、完善涉检舆情监测制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舆情。检察机关应加大新闻宣传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检察新闻工作队伍,完善涉检舆情监测制度,建立网评员队伍,网评员每天对各大网站、论坛进行关键词搜索”,全方位查找涉及本院的新闻报道,确保监测不留死角,进行实时监控。

2、加强涉检舆情的引导管理,做到第一时间汇报舆情。网评员一旦发现网络舆情,应详细、准确记录舆情上网时间、主要内容、浏览和跟帖人数、群众反应、点击率等各项内容,在最短时间内向院新闻宣传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或院党组汇报,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3、做好涉检舆情的分类研判,做到第一时间鉴别舆情。根据舆情反映问题的性质、内容以及影响力等,对舆情进行深入分析,做到把握关键,准确定位。对涉及本院的重大舆情,应迅速查找源头媒体,分析研判舆论热点和舆情发展走向,提出初步处置意见;分析涉检舆情的成因,舆情监测部门和舆情涉及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查明真实情况,及时联系有关人员,争取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反应,避免陷入被动。

4、制定涉检舆情的处置方案,做到第一时间消除影响。坚持积极回应,及时消除负面影响,防止事态扩大。及时与涉检涉法网络舆情发生的源头媒体进行沟通,注重引导方法,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力争在源头上控制舆情进一步扩散,及时掌控涉检舆论发展方向,牢牢掌握涉检新闻舆论的主动权、主导权。

 编辑:李思科    李鹏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