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8-12 10:45:25 阅读量:
本网讯(通讯员:刘毅 熬忠宝)“精准到户、服务到家”,这是安康市汉阴县残联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宗旨。今年,该县残联紧扣“产业扶贫解决一批”脱贫攻坚政策导向,进镇入户确定重点扶持对象,在资金、服务方面给予“关照”,让残疾贫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石门寺村五组村民刘小安属该村精准扶贫对象户,其媳妇是肢体残疾。因多年来要照顾四位老人和两个小孩,家里的光景一直不是很好。2017年,帮包干部把“八个一批”政策送到他家门口,如沐春风唤醒了他和妻子“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穷根;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提供10万元金融扶贫贷款,助他们购买了10头小黄牛,“一帮一”结对帮扶从养殖培训、仔种引进、疾病防治、繁殖销售等提供“一条龙”服务。经过不懈努力,他的黄牛产业现已达到14头,预计年底收益产值近20万元,因此他被党委、政府树立为“脱贫致富标兵”。“产业养殖改善了我家的生活,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身边好心人的帮助”,每每看到眼前的“幸福光景”,他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然而,规模的扩大、资金的有限,不能对养殖区进行修缮,又成为当下的一块“心病”。县残联在对残疾贫困户走访中,了解到他家遇到的困难后,谭文义理事长亲自带领工作人员登门“现场办公”,承诺给予产业扶贫1万元扶助渡过难关。
太行村三组村民姚兆莲,因长期风湿疾病导致肢体残疾。家中主要劳力长期在外,不归也不顾家;她和老伴已近花甲之年,却还要照顾在上学的孙子,一家3口人的生活主要靠种植几亩薄地维持。今年,当地村、镇干部不仅协助他家贷款购买了本地公母牛共3头,还从产业奖补、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帮助。县残联从镇残联干部反馈消息得知她家的实际情况后,不顾道路泥泞、天气炎热,步行3里多路来到她家。闲谈中,就她家的家庭情况、病情和残疾状况做了了解和建议性指导;实地中,查看了养殖圈舍并询问了技术防疫、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半个小时走访结束,临行前,县残联领导关切的说道:“有啥困难来我们残联,想办法尽可能协助解决”,并一再叮嘱镇残联干部要做好该户残疾人扶贫产业项目的申报。
这只是该县残联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帮助众多残疾人创业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县残联通过投入资金"帮创业"、开发岗位"促就业"、技能培训“促造血”系列举措,提升帮扶力度,扶持产业大户10户,扶贫扶持产业户210户,技能技术培训800名,新增创业就业200名,让精准帮扶真正扶到贫困残疾人的心坎上。编辑:李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