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公安交警:“加减乘除”法给力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来源: 时间:2022-08-28 09:44:21 阅读量:

“百日行动”开展以来,佳县公安局交管大队针对夏秋两季农村“五类车”违法载人、超员超载、酒驾等违法行为增多的实际,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开展农村“五类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党政重视,“加”大力度。动员部署规格高,专项整治伊始,县委书记姬跃飞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多次作出批示指示。8月8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小峰主持召开交安委全体会议暨农村“五类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议,副县长、县交安委主任、公安局长魏锦斌安排部署了此项行动,各镇(办)党委书记、基层公安派出所长参加了会议,规格之高前所未有;责任夯的实,部署会议明确了农村“五类车”专项整治的职责任务,强化各镇(办)农村交通安全的主体责任、属地责任,首次将公安派出所参与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在实施方案中体现;方案接地气,《全县农村“五类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清晰地阐释了“五类车”类别、整治的违法重点,方法措施、职责任务、工作要求,包括宣传标语的内容、张贴位置、承诺书样式等细节都进行了规范;精神传导快,动员部署会后,会议精神在佳县的山沟里飞速传达,村头院落、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能看见镇(办)干部、公安民警、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镜头。

二是强化措施,“减”少违法。在“劝”字上下功夫,组织村“两委”班子、劝导员积极开展农村交通违法大劝导,以民俗节日、婚丧嫁娶日、逢集遇会日、周末等出行集中的重点节点,守住村口、路口,做到逢“违”必劝;在“查”字上下功夫,职能部门注重研判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规律,采取定点执勤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紧盯“上下工”“上下地”等重点时段、路段,联勤联动、责任捆绑,强化“三见警”防控勤务,从严查处三轮车、农用车、面包车、大货车等重点车辆超载、违法载人、超员超速、不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纠正一起;在“严”字上下功夫。该局为基层派出所配发了酒精检测仪,并将“五类车”查处情况纳入目标责任考核,提高了基层派出所参与交通违法查处的主动性、积极性。王家砭、通镇、上高寨、金明寺、方塌等派出所科学部署,不到一周的时间连续查处了5起三轮车非法载人、2起醉酒驾驶案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警示震慑作用。

三是注重方式,“乘”势宣传,提高安全意识。充分发挥交安委平台作用,统筹职能部门及镇(办)力量,“民警+干部”齐上阵,积极开展“敲门送教”活动,镇(办)干部承担起村口设警示牌,挂横幅,刷标语、签订承诺书等任务,公安交警、派出所民警坚持处罚和教育并重,特别注重“以案说法”的宣传教育方式,确保源头治理效果;在村镇主干道、村委会、文化广场开辟宣传专栏,广泛张贴《关于开展农村“五类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的通告》,在县广播站、电视台滚动播放《通告》内容,整治动态及时通过“双微一抖”向社会发布,确保“阵地+线上”双丰收。《“老司机”胆子大,5座皮卡载15人!| 大警示》被公安部交管局媒体采用。相关内容被人民公安报、榆林日报等主流媒体登载,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同时,结合安全生产“六进宣传”活动,在“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中向农村群众播放警示教育片、摆放事故展板,以案说法。并通过电视、网络、短信平台及时曝光查处的三轮车违法载人、酒驾等交通违法。行动以来,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次,走进农村集市、社区广场、农场工地等播放警示教育片14场次,曝光典型案例11起。

四是源头管控,“除”去隐患。结合去年全面核查问题底数,组织民警、“两站两员”对农村“五类车”底数进行再摸底再排查,20个镇(办)排查出“五类车”6400余辆,梳理出无牌无证、逾期未报废等隐患4800余个,按照一车一表,一村一册,一镇一本装订,稳步推进有关问题整改治理。根据“五类车”账本逐车尾部粘贴“严禁非法载人”提示标识;签订承诺戴“紧箍”,印制140本“三轮车主承诺书”分发各镇,承诺书分两联,一联留存乡镇、一联留存交安办,与“五类车”驾驶人逐一签订拒绝载人超载、酒驾和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的承诺书;根据“五类车”出行实际,对农村道路特别水毁道路隐患进行排查,重点排查出6处隐患路段进行专项治理。建立健全道路安全隐患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排查治理机制,常态化推动农村道路隐患排查治理。

“五类车”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以来,出动警力710余人次,警车140余辆次,其中查获三轮车违法载人18起、“百吨王”11起、农村“五类车”饮酒驾驶5起、不佩戴安全头盔165起、农村面包车超员3起,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通联:佳县公安局 康志峰

编辑:李娟

责编:郑黎波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