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新防线-公安高陵分局崇皇派出所创建枫桥式派出所侧记之六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0-06-07 22:54:45 阅读量:



所长接待日专解“疑难杂症”
 
公安高陵分局崇皇派出所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过程中,在分局党委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想方设法以多种形式多个渠道解决群众之所需、之所求,同时紧紧围绕警民关系这个桥梁,上至所干下至民警和辅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让群众不但有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安全感,而且还极大的提升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率,这只是形式之一,另外一种渠道就是崇皇派出所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契机,将“百名民警进万家”活动联系起来,让活动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排查因企业改制、土地纠纷、劳务纠纷等引发的各类矛盾,及时的化解在萌芽状态;将活动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结合起来,对入户走访收集到的各类违法犯罪线索,全面核查、仔细研判,随后进行精确打击,为辖区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将活动与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公安形象结合起来。坚持以党建引领,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新防线,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拉近警民之间的感情,提升公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每逢周二便是崇皇派出所最有特色最有风景的一天。群众穿过园林式建筑的派出所通道,带着各种“疑难杂症”要和所长胡波交流,因为每逢周二是所长接待日。
“看到派出所院内巨石上雕刻的‘风清气正’四个鲜红的大字,我的心里就格外的舒畅,行走在铺着的草坪上,再享受着两侧清新的花香,让我神清气爽,来时心里窝着的火瞬间消失了一半。”今年45岁的辖区军庄村八组村民李战说起初见所长胡波时,脸上依然掩饰不住激动和兴奋。
原来李战兄弟三人,他原本是军庄村1组人,由于和妻子之间的某些特殊原因要迁往八组定居,不但家庭上至老人下至兄弟反对,嫌名声不好听,而且村民也理解不了,在种种压力之下,李战便来到了所长接待日,得知原因后,所长胡波5次前往李战家中和其父母兄弟沟通,使其家人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最终从1组迁往8组。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4月底到现在,所长胡波在接待日,已经为群众解决了6起“疑难杂症”纠纷。群众为了表达心意,为派出所送来蔬菜、鸡蛋等。“你们的心意收下,钱必须付这是原则。”胡波说,只有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
派出所推出“网上枫桥经验”受点赞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如今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巨大冲击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高陵分局党委的指引下,崇皇派出所也看到了互联网带给群众的各种改变,何不借助互联网这一快速传播速度和实效,力推“网上枫桥经验”呢?说干就干,所支部班子多日走访了解民意,制定并在网上率先推出了“网上枫桥经验”:推动社情民意在网上了解、矛盾纠纷在网上解决、正面能量在网上聚合,努力使社会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单纯部门监管向社会协同转变,既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深化智能化建设,让百姓在指尖办成事办好事,又要把“鼠标”与“脚板”结合起来,把“面对面”与“键对键”结合起来,同时派出所要求民警把“网上枫桥经验”和各校区的微信群联系起来,在社区和群众之间广泛推广,群众反响良好。
崇皇派出所“网上枫桥经验”上线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辖区群众称赞“网上枫桥经验”不但真正的做到群众足不出户甚至动动鼠标就能够解决问题,不仅解决了警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节省了物力、财力。记者了解到,从5月初“网上枫桥经验”推出以来,已经成功调解了3起邻里纠纷案件。
崇皇派出所所长胡波在接受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把中国的‘枫桥经验’改变成陕西‘枫桥经验’和‘高陵枫桥经验’,从社区民警到刑侦、户籍、治安等,实践证明相信只要紧扣新时代新使命,适应新矛盾新要求,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 ‘枫桥经验’ ,就一定能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冲着一口家乡话我认下你这个干儿子
 
 泾欣园社区一区9号楼的李文青老太太日常一人独居。虽然两个女儿得空就去看望她,但对82岁独居的李老太太王平还是多了一份心,每次到社区必拜访,每天一个电话问平安。
  今年疫情期间,李老太太不慎摔倒导致右臂摔伤,两个女儿轮流照顾,王平时不时到社区看望。5月12日下午,王平再次来到老人家里:“阿姨,您手臂恢复得怎么样?最近有接到推销电话吗?让您转钱可不能上当啊,现在有些骗子专门针对老年人诈骗,一定要提高警惕啊……”王平把最近社会上发了那些案件跟李文青老人说说。从防范到家常,聊着聊着竟发现两人都是四川阆中的老乡,随即开启了乡音模式,听到乡音的李老太太非常激动,她说,女儿们从小在西安长大,根本说不了正宗四川话,几十年从未听过正宗的阆中话了,如此亲切的乡音让她想到了家乡的人和事儿……
听了老人家的话王平安慰道:“阿姨平时您一个人在家,有啥困难,属于公安范畴的我义不容辞,不属于的我也可以跑腿,即便是没有事儿,您想听听乡音也可以给我打电话,我24小时开机。”一口阆中话勾起了老人家的乡愁,

老人家被王平的真诚打动,她拉着王平的手说:“孩子,冲着你这一口家乡话,我认下你这个干儿子了,没事来家里吃饭,我给你做正宗川菜。” 李文青老人对记者说,社区民警
王平非常亲民,对人热情,尊老爱幼,平时在院子见人总是笑着打招呼,时不时到家里了解情况,社区群众都很喜欢他。
“只要手机显示是李文青老人的电话,我就用阆中话和她交流。”王平说,自从李文青老人认他做干儿子后,已经连续三个晚上都聊个没完。
 
《枫桥经验在陕西----记者基层行》
 
 责编:马宁

值班主任: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