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03-12 14:58:14 阅读量:
家贫辍学,打工发现商机
陈小英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因为穷,她很小就学会了独立,一个人能包揽洗衣、做饭、养猪等一切家务事。
十几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患重病去世,家里的唯一经济支柱轰然倒塌,陈小英不得不辍学跑去杭州的一家印染厂打工。
在那儿她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聂腾飞,有次印染厂和一个美国的公司签了一个大订单,通过杭州海关审批后,急需把报关单送到上海码头。印染厂老板把派送任务交给了聂腾飞,并要求第二天务必送到。
第一次接到这种任务的聂腾飞一时慌了手脚,经过百般询问才知道邮寄东西最快的就是邮政,但最快也要三四天才能到,第二天根本到不了。
为了完成老板交待的任务,聂腾飞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什么办法。
陈小英灵光一闪,“你为什么不自己坐车送过去呢?”聂腾飞赶紧就跑去车站买了最近的车票去了上海,将报关单带到上海码头,顺利完成了老板布置的任务。
陈小英他们这次的经历是很多外贸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当时杭州到上海的车票只要15块钱,只要文件能够及时送达,不少公司愿意花100块钱让人帮忙。
陈小英夫妇因此发现了快递行业的巨大需求,双双辞去工作,开始着手从事快递行业。
0 2
成立申通,大起之时突发变故
1993年,夫妇两人和几个亲戚在上海成立了“盛彤实业有限公司”。
当时,国内快递行业才刚刚起步,人们对快递的认识非常有限,所以为了推广公司寻找客户,陈小英每天一睁眼,就是去给客户打电话,可陈小英在电话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辱骂。
有时候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客户,她忙到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工作将近十七个小时,打上千个电话……聂腾飞和其他亲戚们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拉业务。
通过所有人拼命的努力,那一年,公司净赚到两万块,这些钱大大鼓舞了这群人。
第二年,公司改名为“申通”,准备好好干一番事业。利用第一年的2万元资金积累,在上海开设了快递网点,负责收取返回杭州外贸回单。
在业务不断壮大的同时,他们发现快递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找到可靠的快递员,他们回到家乡,找来了亲戚好友,随后就一带二、二带三在也不缺人手了,申通很快就把业务扩展到整个长三角。
1997年,申通的业务范围,已经从杭州、上海等地扩展到了北京广州等城市,网点也逐渐推向全国。
就在这时候,聂腾飞却出事了,在一场车祸中意外丧生。
丈夫的离世给予了陈小英极大的打击,可面对着四分五裂的公司,她不得不擦干眼泪故作坚强。
1998年,陈小英在哥哥的帮助下,对申通公司内部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改革。
由她创立的“总分两级加盟”模式,到现在依然还是快递行业的主流加盟方式。
0 3
借势淘宝,跻身前三上市
2006年,电子商务发展态势十分迅猛,淘宝超越易趣网称为亚洲最大购物平台,中国的网民增长速度也极其快速,网络购物用户大量增加。相关数据显示,当时每天有近900万人浏览淘宝网址。
陈小英嗅到了其中的商机,随即发动计划进军淘宝货物配送市场。
为了抢到更多淘宝商家的订单,陈小英采用低价策略,将每单的快递费降低到2.7元,而其他公司都是4元,所有人都以为她疯了。
事实证明,陈小英的决定是对的,申通的快递业务猛增。 2010年双十一,申通快递占据了淘宝所有订单的40%。
2012年,陈小英以1.6亿的代价收购了天天快递,也因此认识了她的现任丈夫——天天快递CEO奚春阳。
在陈小英的率领下,申通成功跻身全国快递前三强,并于2016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