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大婶”频接“法官”来电,原来是骗局……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8-24 16:11:06 阅读量:

 本网讯(通讯员:周小鱼 周运霞)“唐警官,这些骗子真是太可恨了,如果不是你们平时经常提醒,很容易让人上当受骗……”824日上午,在安康市石泉县城关派出所北街社区警务室,辖区刘大妈紧紧握住社区民警唐晓杰的手,对民警耐心细致帮其分析不法分子诈骗手法,最终劝导其远离诈骗陷阱深表感激。

这几天,家住石泉县北街社区的刘大妈,多次接到自称上海法院一“法官”的电话。电话中,“法官”一再声称刘大妈涉嫌参与一桩金融诈骗案件,并要求刘大妈将一笔款项打入“法官”所指定的账户当中。虽然社区民警此前曾多次做过此类诈骗的“温情预警”,但事情摊到了自己头上,刘大妈心里还是感觉七上八下的。

无奈之下,刘大妈和老伴儿一起,来到了社区警务室。民警唐晓杰、李小平在了解事情的整个来龙去脉后,耐心细致的为这对老夫妻分析了此类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法,详细介绍以往案例,并当场演示了几种典型的电信诈骗套路。在民警的温馨提示下,夫妻二人恍然大悟,彻底打消了汇款念头。

针对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例高发,且直接侵犯到群众财产安全的现实问题,石泉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主动谋划,在充分依托“城关警务”微信群、QQ群等平台常态推送预警情报的同时,注意根据不同人群开展“点对点送预警”活动。连日来,他们深入辖区社区、超市等场所,发放阻击电信诈骗宣传6000余份。

在常住人口相对较多的北街社区、向阳社区等社区、村街开展防范诈骗专题讲座8期,同时,针对辖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较多的实际,他们积极主动“上门送法”。此外,城关派出所还充分借助辖区内民间文化社团的力量,与文艺骨干精心编排了“神树”、“中大奖了”等6部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小戏。。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百姓在欣赏喜闻乐见文艺节目的同时,认清了一些电信诈骗案例当中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从而有效增强了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公众自觉远离诈骗陷阱。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城关派出所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先后及时成功阻止电信诈骗案例30余起,避免群众遭受损失近百万元。(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公安局政工室:周小鱼)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