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8-14 19:15:21 阅读量:
本网讯(王亚锋 赵磊 通讯员:蔡勇)脱贫攻坚工作是平凡而艰辛的,没有豪情壮语,没有鲜花掌声,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需要帮扶干部像蜡烛一样,默默燃烧自己,点燃贫困户家庭的希望之火;却需要帮扶干部像春蚕一样,永不歇息地辛勤耕耘,把贫瘠的山地变成美丽富饶的沃土。悬崖峭壁下,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农家田舍中,留下的是他们长长身影;坎坷山路上,洒下了他们的艰辛的汗水。韩城公安民警用自己的“三心”,将贫困户当亲人,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点亮他们的希望之光。
孝心,将贫困户当做自己的亲人
在与五保户刘怀奇老人相处的3个多月以来的日子里。公安局帮扶干部梁向艺的“3人组合”帮扶团,孝心满满,欢乐不断。
依然记得,第一次踏进刘怀奇老人家里,简单的家具,老化的线路,被油烟熏黑的墙面。“3人组合”帮扶团看在眼里,急在心理,默默地制定着帮扶措施。
帮扶工作开展2个多月里,刘怀奇老人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墙白了,家具换了,窗帘,床单,被罩始终是那么的整洁,干净,老人的心情也好了。每周四扶贫日帮扶干部走进刘怀奇老人家,洗衣服,打扫卫生,更换床单,洗洗涮涮,更多的像是儿女在为自己的父母做家务活。
刘怀奇老人是参加抗美援朝的一名老战士。帮扶干部每周一次的走访,首要的事情就是,听怀奇老人讲“抗美援朝”故事。85岁的老人,每次讲起自己战场上的事情,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
梁向艺说:怀奇老人的战争故事,值得我们学习,老人的一生太辛苦了,现在也该享受幸福的晚年了。我们就是他的儿女,做儿女应该做的事,是应该的。
爱心,激发贫苦户的内生动力
一盒盒药物,一件件衣服,一份份叮嘱,一句句关心。公安局帮扶干部王涛从小事做起,满满的感动,帮扶路上爱心伴随。
走访中,帮扶干部王涛了解到,贫困户范军锋妻子韦亚妮,最近身体不太好,吃不下饭,看病后确诊胆结石。细心的他,在范军锋家中走访时,看到《排石利胆颗粒》,就默默的记在了心里。8月10日,王涛自己购置药物后,送到了贫困户范军锋家,送去了自己的爱心。
一件衣服,代表了一份爱心。范军锋现在板桥澽龙蔬果产业基地工作,每次见到他,范军锋的思想转变之快,认真劳动之勤,都让帮扶干部王涛感动。8月10日,王涛送去了一件衣服,告诉范军锋:最近天气热,干农活辛苦了,“奖励”你一件新衣服,把旧衣服脱下来,换上新衣服,换个心情,咱们继续好好劳动,好好赚钱。
敬业心,为贫困户点亮希望之光
如果你以前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会毫不犹豫的说:警察!
如果你现在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帮扶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公安帮扶干部!
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有一群匆忙而坚定的身影,他们总是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将一腔热血奉献给脱贫攻坚战役,而板桥村公安局帮扶干部刘亭玉就是其中的一个。
兢兢业业,是她最大的工作特点。10个多月的扶贫道路,从脱贫攻坚档案资料上一眼便能看出来!整齐的字迹,条理清楚的帮扶措施,记录详细的帮扶日志,学习笔记等等,无不体现一位女同志的认真和细心。
300多天的扶贫之路,她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入户走访多少次。每一次帮扶,她都深有感触:“一次次的走访,每一次去的心情都不一样,慢慢的就像回自己家了。忠玉大哥家里什么东西摆放在哪里,自己都知道。每次走的时候,转莲大姐总能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些自己家种的菜,让自己带上,我们不是亲戚,却胜似亲戚。”
目前,通过帮扶干部刘亭玉的帮扶,贫困户王忠玉家,落实就业保障3人(妻子何转莲落实镇公益性保洁员岗位以及板桥澽龙蔬果产业基地工作,儿子在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就业,女儿在韩城手机通讯一分公司就业);落实健康医疗保障1人,同时落实了各类扶持政策。
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从陌生到熟悉,从手足无措到游刃有余,一项项帮扶措施的具体落实,体现了民警的细心、柔情、关爱、敬业、认真。正是这样的帮扶态度,让他们赢得了民心,使贫困户“闻到了泥土中青苗的香气,空气中希望的味道”。
编辑:王梦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