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7-16 11:00:14 阅读量:
(王亚锋 编辑:王梦苹 通讯员:王伟) “以前,我们工地发生矛盾纠纷,要费事的跑到派出所或更远的司法所调解。现在好了,只要在微信群里把事情说清楚,即可,太方便了!”7月11日,在韩城市公安局芝川镇芝北村一工地内,某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原来,韩城市公安局芝川派出所针对辖区在建工地多,劳资纠纷矛盾多发的情况,在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大格局”建设的背景下,继续发挥联合调解组的作用,创新推出了“线上+线下”矛盾纠纷联调的新模式。
“线下”是指持续发挥村治保主任、派出所民警、警务室辅警、司法所调解员作用,做好矛盾纠纷的实地排查调解;“线上”则是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组建矛盾纠纷调处微信群,由芝川派出所民警、村治保主任、辅警、调解员以及利益诉求方参与,让矛盾纠纷当事方在微信群里充分表达意愿,提供证据数据,由调处方做出公道评判,通过线上+线下互联互动的模式,使矛盾纠纷的化解更加高效便捷。
7月11日,芝川派出所接到报警,称芝北村某工地的十几名工人在工程部讨薪,并与工程部项目负责方发生纠纷。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可当事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双方情绪十分激动,给现场调解带来了很大难题。如何才能让双方回归理性思考?僵持中,该所民警王伟灵机一动,现场加了当事双方微信号,组建成一个纠纷调处微信群。同时,将村治保主任与警务室辅警一同拉进该群,告知纠纷双方先回去休息,待冷静后,再在群中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脱离了争吵的氛围,双方的理智也得以回归,分别用文字将自己的诉求发到微信群中。有问题的说问题,有证据的摆证据,最终事情也清晰起来。原来,一直以来,该工程部都遵循合同约定,按时对工人发放工资,可一些工人却想提前拿到下一阶段的工资,于是便召集了十几人去工程部讨要。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民警在微信群里对涉事工人进行了一番法制教育,告知其要遵守法律,依法维权,不能从事违法违规的维权活动。一番释法说理,最终使事情圆满解决。
“之前我们处理劳资纠纷,现场当事人往往吵得不可开交,情绪激动,使纠纷在争吵中迟迟得不到解决。现在借助矛盾调处微信群,大家不必见面,就可以在线上表达自己的诉求。用文字把事情说清楚,也让矛盾纠纷调解起来效率更高了。”芝川派出所副所长张红武介绍道。
少了面红耳赤的争吵,多了心平气和的交流,“线上+线下”模式,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目的在于快速高效地化解矛盾。通过微信群发表意见和诉求,不仅是一种留底方式,也让调处方更加清晰地读懂当事双方的意愿,避免了因一方反悔而导致的矛盾纠纷反复化解的问题。
据了解,自启用“线上+线下”矛盾纠纷联调新模式以来,该所在辖区11家用工量较大的企业都建立了纠纷调处微信群,让企业主、工人以及治保主任、派出所民警、辅警和司法所调解员广泛入群。平时宣传法律政策,用时调处矛盾纠纷的创新模式,也受到了辖区群众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