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宜君,西安诈骗团伙花样多,揭秘他们的诈骗套路!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7-14 17:33:24 阅读量:

 《神药的套路》上集节目:陕西宜君丨家有老人多警惕,六旬老人购买假药被骗光积蓄!

这种翻新的手段

为什么让人容易上当

里面到底有多少暗藏玄机的秘密呢

昨天的节目里说到的这个诈骗团伙,民警们在他们的窝点里找到了大量物证信息,让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可不仅仅只骗了一个阮师傅,足足有2000多个受害人,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这个西安本地作案的诈骗团伙,到底有什么手段,设下的谜局,竟然能让全国如此多的受害人上当呢?

在警方抓获的犯罪团伙里,成员都很年轻,基本都是20岁出头,而且,大多数人来自同一个地方,就是陕西潼关,这些老乡,通过朋友或者同学相互介绍,聚在了一起,而他们之所以做起电信诈骗的营生,不得不说,他们之中的核心成员,郭某。

郭某说,他原本想通过找份合适的工作出人头地,谁知误打误撞地,进入到了一个诈骗团伙,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郭某自然学不到什么好的,只学到了如何把别人的钱骗进自己腰包。后来,郭某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单干,那样来钱更快。

一开始以健康顾问的身份去推销保健品,然后再冒充国家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就按照这个流程,郭某的十人诈骗团伙,分工明确,郭某是负责人,主要和物流公司进行联系,有一名女子负责财务,还要统计每个人每天的业绩,而其余八个人,全部都是话务员。

为了提高业务,郭某对这个团伙,实施着严格的培训和管理。虽然手下人只是每天打打电话,但是郭某利用自己独特的一套培训,让新人也能很快地上手作案。

他们团伙内部,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诈骗秘籍,其实就是给话务员发一份话术,也就是教这些人,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当受害人提问的时候,该如何应答。除此之外,这个诈骗团伙里头,每个人身上似乎都有一些独门秘籍,不同门派之下,他们都有什么样的套路呢?

犯罪嫌疑人李某,陕西省渭南人,今年24岁,此前和妻子在上海打工,有了孩子以后就回到了陕西,在朋友的介绍下来来到了郭某的这家公司。

在公司干了一段时间以后,李某发现,他们确实是在假扮一些年龄大的教授进行诈骗,并且虚构了很多事实。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在和受害人进行通话的时候,特意改变自己的声音,假扮老教授老专家,目的就是为了让受害人更加相信他们。

李某明知,他所骗的这些对象,都是一些年龄大的,患有疾病,并且防范意识差的。

严某,今年24岁,也是陕西省潼关县人。是话务员中唯一的一名女子,她进入郭某的公司也是最晚的,因为业务能力不及别人,所以她总是和其他人相互配合进行诈骗。

犯罪嫌疑人李某和严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后,他们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且表示非常的后悔,对不起他们的家人,如果说,他们在进入郭某的公司时,还不知道这是一个诈骗团伙,但是在他们拿起电话的时候,为什么要将受害人一个个拉下了水呢 ?

在这个诈骗团伙中,郭某的所骗钱财可不是一个小的数字,那么,这些钱郭某到底做了什么呢?

犯罪嫌疑人李某说,他的孩子年仅3岁,此前和妻子妻子上海打工,而就是为了 照顾孩子,他们夫妻二人才回到了陕西。

这一次花光了李某和妻子多年的积蓄,妻子一时也没有工作,所以家中的经济压力都在李某的身上。在他进入这个诈骗团伙后,看到旁边每月上万的收入,自己也就心动了。李某每天的工作就是接打电话,那么,他一天到底能挣多少钱呢?

接打电话一个月就有两万元的收入,这对于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确实不少。但是如今李也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付出代价。而对于另一名话务员严某来说,20岁出头的她,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可是如今她却因为的一个选择,让自己走入高墙。

案件破获后,警方通过了解,发现嫌疑人之所以能够屡屡作案成功,也是因为,嫌疑人在做作案之前也是精心的进行准备。这个团伙不仅戏演的到位,想出了各种名目 ,他们甚至是充分钻研心理学,在受害人报警之前,先下手化解危险。

宜君县公安局民警 梁凯:“ 骗了七、八次之后,有些受害人就要报警,有些受害人就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就报警。他们有这么一个规定,就是说每一个受害人他们把这个客户骗了大概三万、四万块钱的时候就先不要骗了,先安抚一下情绪。定期的打电话干什么?他们就要回访。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我定期给你打电话联系着,看你报警没报警,害怕你报警。他定期掌握了解受害人的心理活动状况,”

对于他们所给受害人邮递的药物,警方也进行鉴定。发现都很廉价,可是他们竟然卖到几千元!据公安部门统计,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电信诈骗中,中老年人受骗者超过了70%,已成为电信诈骗的最大受害人群。那么,对于老年人老说,又该如何预防呢?

宜君县公安局民警 梁凯:“作为老年人,中老年人来说如何预防电信诈骗案。第一,应该做到不轻信,就是不轻易相信这个打电话的人所说的一些具有诱惑力的什么条件。第二是遇到谈钱,与钱有关的事情一定是第一时间就挂断电话。第三就是遇到这些自称可以为中老年人可以办理扶贫救助,办理报销医药费这些电话的时候,一定要打电话向周围的亲朋好友确认、核实。具备了这几点常识的话,一般是不会轻易的上当受骗的。”

在被骗的老人中,空巢老人占到居大多数,之所以他们会轻易相信别人,也是因为嫌疑人在嘘寒问暖之下很容易放松警惕,老人在遇到事情之后,并没有人和他商量,导致最终一步步的走入嫌疑人设置 的陷阱。

宜君县公安局民警 梁凯:“还是要提醒子女要多关心、关爱父母。毕竟父亲母亲年龄大了,有一些空巢老人独自在家,缺少子女陪伴。这个也是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也是希望做儿女的要常回家看看,多关心关心自己家里面的人。多给他们解释解释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告诫他们接电话的时候别轻易相信别人。别轻易相信这种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情,没有什么钱是可以不通过自己努力就可以获取的。”

通过这起连环诈骗案,让我不得不感叹,骗子的手段是越来越高明,而看清了这些手段之后,希望大家把这些不断翻 新的诈骗手法,多跟父母家人讲一讲,在家族微信群里也可以转发一下,教更多的人,识破伎俩,同时也不要有轻信和贪财的心理,树起防范之墙,下一步,警方将对案件进行深挖。对嫌疑人所获赃款进行追缴,争取给更多的老人返还被骗钱财。

案件来源:《法治微前沿》2017.07.13节目《神药的套路(下)》记者:周章立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