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7-11 09:55:34 阅读量:
渭南市蒲城县公安局党睦派出所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管理机制,挖掘激活协警队伍潜力,使协警真正成为了基层警务工作的有力帮手,有效缓解了警力不足困境,走出了一条派出所管好用活协警的新路子。2017年上半年,协警配合民警破获刑事案件43起,刑事拘留11人,逮捕6人,查处治安案件65起,其中调解案件53起。
一、突出分类管理。一是分类设置岗位。根据派出所警务工作实际和个人特长,将12名协警设置为禁毒协警、户籍协警、治安协警、刑侦协警四类,对应安排岗位,协助民警开展工作,做到岗位相对固定,分工清楚明确,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改变了以往“协警什么都不能做、却什么都要做”的尴尬局面。二是推行协警管理警察化。制定《派出所内部管理制度》和《派出所协警管理制度》,从着装、内务、训练、纪律要求等方面入手,对协警实行警察化管理,促使协警将各项警纪警规和规章制度“记在心里,落在实处”。三是建立警协捆绑管理机制。建立“一警三协”捆绑管理模式,将全所警、协“结对捆绑”,确定所有协警的“顶头上司”,“一对一、点对点”的带领协警开展工作。同时,建立“三级”管理责任制,明确所长、教导员为协警的主管责任人,当班所领导为分管责任人,结对民警为直接责任人,全部负有管理教育协警的连带责任,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形成警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氛围。
二、突出教育培训。围绕基层派出所实战需求,加强教育训练,提升协警辅助开展警务工作能力。一是抓牢思想教育。在派出所政治理论学习、周例会、“三会一课”及“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等活动中,均安排协警参与或列席,不断提高协警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二是抓强业务培训。在由结对民警做好传帮带的同时,不定期组织协警开展警械实战应用技能、基础信息录入、接处警规范、安全检查等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协警胜任岗位的业务能力。前半年,共开展各类培训24期。三是抓实养成教育。落实“细节决定成败”要求,从规范着装、环境卫生、礼节礼仪、接待群众、举止言行等细节入手,培养协警良好养成习惯。为全所协警购买统一制服18套、防护装备9套,提升了辅警外在形象。
三、突出考核激励。以实施绩效考核为龙头,奖勤促懒,奖优促劣,激发协警干事创业活力动力。一是量化考核指标。制定《党睦派出所协警绩效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个人,确保“人人头上有压力,个个身上有担子”。如:户籍协警必须确保经手户籍业务“零差错”,治安协警每月必须对辖区基础信息进行更新维护,禁毒协警必须每月对辖区的在册吸毒人员进行动态管控。二是实行“一月一考一公布”。每月根据协警个人完成的考核指标,对全所协警进行绩效考核,兑现补助到个人,打破“大锅饭”,体现多劳多得,结果在全所公布,实现协警每人每月平均增加收入300多元,改善协警收入偏低状况,激发了工作积极性。
四、突出关爱维权。注重人文关怀,营造拴心留人环境。一是提供良好条件,营造“家”的温馨。为协警统一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配备必要的装备用品,民警与协警同吃同住同工作,相互尊重关心。二是加强亲情联络,争取家属理解。建立警、协家属微信群,定期开展家访、家属座谈会,适时向家属通报协警工作情况、日常表现,争取家属对协警工作的理解支持。三是开展困难帮扶,帮助渡过难关。在协警遇有直系亲属生病住院、婚丧嫁娶及生活遇到困难时,派出所领导主动协调帮助渡过难关,增进协警及家属对派出所的亲情感、认同感。四是积极主动维权,解除后顾之忧。当协警在配合民警执行职务中遇到不法侵害时,派出所及时出面打气撑腰,并迅速上报县局调查处理,坚决维护协警合法权益,消除协警后顾之忧,增强职业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