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委书记郭大为:随机检查成常态 群众满意是标准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6-03 20:35:01 阅读量:

 铜川市总人口84万,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超过5万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为了确保脱贫工作过程扎实、结果真实,脱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铜川所有市级领导都深入联系村开展调研暗访,自查自纠解决问题。今天的《脱贫攻坚——市委书记抓落实》,我们就跟随铜川市委书记郭大为下基层暗访调研。

2017年5月18日 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石塬村

石塬村地处铜川渭南两市交界的旱塬上,162户村民中有19户是贫困户。去年,帮扶单位来村里帮助建起了光伏发电设备,再加上传统的花椒种植和零散的养殖业,村民脱贫致富的路子渐渐宽了起来。郭大为和记者首先来到这里,看到贫困户丁菊霞家的房子盖得还不错,郭大为没有直接进去,而是先问起了邻居们。

郭大为

0106把那个丁家确定为贫困户,你们没啥意见吧?你们谁掌握的,你们谁家日子过得怎么样?你们最清楚,你们觉得在全村对比而言,他们家算不算最困难的?就是大家服气不服气?

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石塬村村民

那服气不服气,有啥用?这是村上他们定的。

郭大为

就还有没有比他们家还困难的?他们的确是困难。还有没有比他们家还困难的?

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石塬村村民

有么。

看到村民支支吾吾,不愿意透露实情,郭大为这才走进丁家了解情况。原来,丁家以前日子过得还不错,但丁菊侠的老伴8年前因病去世,花光了家里的积蓄,30岁的儿子智力还有缺陷,算是因病因残致贫。

郭大为:这房子是哪一年盖的?

丁:这房子盖下有10年了。郭:那还是娃他父亲在的时候盖的?

丁:哦,人家在的时候盖的。

既然丁家的贫困户资格没有问题,为什么群众会有意见?郭大为认为,这是基层干部对政策宣传不到位造成的,从丁菊侠家出来以后,他马上叫来了孙塬镇党委书记。

铜川市委书记郭大为告诉记者:“0106精准识别,咱们有一套办法,但最根本的就是还是要村民之间信息要互通,大家心里要服,明白吗?还是要识别好,不同的认识不怕,就要拿标准来进行衡量。”

2017年5月18日18:00 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文昌村

村民

这是咱中行的包村干部。

郭大为

他们都经常来吧?

村民

经常来呢,都在村上住着呢。

随机抽查发现了问题,郭大为又来到相邻的文昌村了解情况。在文昌村贫困户赵有年家,他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群众的明白卡上写的包村干部是雷文,可在村委会,他见到的包村干部却叫李军。

李军:我叫李军。

郭:你包了几户?

李军:包了七户。

郭:那七户的情况你都了解吧?

李军:了解。

随行人员:驻村的不是叫雷文么,咋对不上呢?雷文他是出车祸了。

郭:那现在谁替他工作?你替他工作?就是雷文包哪几户你就包哪几户?

李军:对。

经过核实,原来包村干部雷文在工作中发生交通事故,现在由同单位的李军来代替他驻村工作。为什么换了人,明白卡登记的得却不明白?这说明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还存在不扎实、不细致的问题。

一天不打招呼的随机检查,确实发现了脱贫攻坚中作风不细致、不扎实的问题。

铜川市委书记 郭大为

把这个随机检查,我把它养成一种习惯,和一种常态,因为工作必须要有检查,有检查才能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够推动事情更进一步解决。

郭大为说,铜川市人口84万,贫困人口超过5万人,脱贫难度非常大,为了把工作做到实处,铜川市给每一位领导落实责任,书记和市长两人分别包抓3个贫困村,每周到村里解剖麻雀,寻找问题。其他市上领导和区县领导也都分别包抓贫困村,保证全市省定贫困村都有1名副县级以上领导联系包抓,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铜川市委书记 郭大为

采取符合实际的一些措施,这个符合实际,说白话,就是管用,只要什么措施对群众管用,咱就把这个措施用上,就是要及早的,实打实的//群众高兴、群众满意才是我们工作的标准。

【陕台第一新闻记者:魏佳,刘彬,钱金库】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