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4-26 09:45:30 阅读量:
——抢占公安舆论的话语权和引导权
本网讯(通讯员 李波)安康汉滨分局是陕南最大的城市分局,管理着全市最大的一支公安队伍,承担着全市60%以上的警务工作任务。近年来,由于受安康的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带来的全国聚焦、汉滨警力不足超负荷运行造成的执法瑕疵和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警务工作受众对象期望较高等三大因素影响,所辖区域涉稳涉警舆情数量已经占到全市68%以上。
面对新媒体背景下衍生出的严峻复杂的涉警舆情形势,2012年以来,分局新一届党委班子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特征,积极组建专业化舆论引导队伍、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舆论引导实战培训、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用,抢占公安舆论的话语权和引导权,积极稳妥处置涉警舆情事件,形成系统性舆情监测、舆情管控和舆论引导工作体系,有效推动了公安工作,提升了队伍形象。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分局的舆情引导控制工作新模式成功地打通了政法机关、媒体和民众之间的信息传递渠道,改善了警民关系,收获了巨大的影响力。2016年,分局互联网舆情导控新型工作模式分别被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评定为“公安改革创新优秀项目”,被市委政法委作为政法公共关系建设的典型经验全市推广学习。以此为引领,推进了全局各项警务工作和公共关系建设的发展进步,在全省“两率两度”民意调查中,汉滨区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公安系统满意度分别提升为92.67%、91.99%,在全省29个城市分局排名由2015年的名次倒数跃升到第四位,位居全省前列。
一、 整合警力资源,打造舆论引导专业化处置队伍。
近年来,分局牢固树立舆论引导工作“一盘棋”思想,不断充实宣传力量,努力提升宣传队伍综合素质,形成了“事事有人管、工作大家干”的工作局面。
一是成立专职机构。按照市局统一部署成立网络舆情导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在指挥中心设立网络舆情导控办事机构,全面负责对互联网站的行政管理、信息监测、信息发布、引导评估和打击惩戒的协调指挥工作。
二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遇有重大事件,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为分局舆情管控领导小组的管控中心,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协调网上网下有关部门,及时制定舆论危机处置策略和步骤,有效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口径。
三是组建舆论宣传队伍。在分局设立新闻中心和网络舆情引导办公室等机构的基础上,在各部门设立40名网络舆情导控员,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巡查和引导处置,从而形成覆盖全局、层级管理的舆情引导和处置队伍,使宣传力量涵盖到每一个基层所队。
四是加强业务实战培训。分局每年有针对性地开展舆论引导教育培训,邀请上级宣传部门领导、资深媒体记者、舆情理论和具有实战处置经验的各类专家授课,提高民警媒体应对、舆情处置实战能力。
二、强化正面宣传,抢占公安舆论的话语权和引导权。
一是探索警媒共赢合作,提升社会沟通能力。分局高度重视与媒体合作发展,通过建立合作项目发展长期合作关系。在推进正面宣传的同时,达到舆情事件中媒体为我所用、信息相通、共谋共策的良好局面。分局长期与安康人民广播电台合办《法治汉滨》、《警民恳谈-走进直播间》栏目,与安康电视台合办《汉滨警事》栏目,携手《安康日报》开辟《汉滨警情》专版栏,与《华商报》、《西部法制报》《阳光报》等媒体长年合作,通过《警情播报》、《案件直击》、《向人民汇报》、《警民联动进行时》、《警务热线》以及《警察故事》等板块将新近发生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教育意义的完整案例或社会热点事件作为报道对象,传递最新最快的公安信息,宣传汉滨公安分局近年来在安全维稳、治安难点政治、优化投资环境打击“盗抢骗”、执法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宣传公安机关抓培训、强作风,强化队伍建设正规化取得的新进展,以公安新闻资源为基础,保障各传媒机构在合作中获益,从而建立合作伙伴式的新型警媒关系,使媒体在多次舆情事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配合、支持作用。
二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树立公安机关形象。通过组织开展 “向人民汇报”、“民警座谈”、“局长热线接听”等专题访谈、媒体互动活动,现场回应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群众对公安机关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利用“汪勇式集体、个人”、“我最喜爱的十大杰出警察”等评选宣传活动,集合新闻资源对典型群体进行整体包装,形成社会规模效应,塑造了新时期公安队伍新形象。
三是注重典型常态宣传引导。分局加强对实战业务群体和基层公安民警的典型宣传,挖掘基层亮点,抓住新闻热点,邀请媒体记者随警作战,同步策划重大典型宣传报道,依托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的主导定位、都市类媒体的跟进报道以及新媒体平台的配合推广,合力营造典型宣传的“焦点”。近年来,交警“托举哥”唐超、“社区好管家”鲁奇华、超级战警王晓勇等一批先进典型,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
三、推进新媒体应用创新 提升网络舆论的沟通服务水平。
一是探索建立互联网舆情导控新型工作模式。分局主动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创新调整网络舆情导控、新媒体管理应用和电子政务等涉网案事件的工作运行机制,对分散在网安、政工、治安等警种的网络管理、监测、发布、研判、打击等职责进行梳理整合,建立新媒体管理应用暨舆情导控电子政务“5个5”模式(方才,袁主任对分局“5个5”模式以已经做了详细汇报,),确保及时、准确、妥善、规范地处理每一条涉警舆情,开启了汉滨分局新媒体管理应用及舆情导控工作新篇章。
二是加强互联网+警务建设。分局注重自有政务新媒体和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着力培育“汉滨公安”微信、“汉滨警务”微博、“平安汉滨“今日头条号和汉滨公安民生警务平台粉丝规模突破6万,年均推送各类信息共计3000余条,年均阅读量达千万人次、转发百万人次,已发展成连通社会媒体机构以及服务民生的资讯站、宣传站、服务站,成为全市政法政务新媒体“发布警务咨询、传递公安声音”的一个较有影响的公众平台矩阵。
三是主动加强与部分新闻网站和“自媒体”的合作。先后与多家(华商网、西部网、安康新闻网、新浪安康网及安康百事通、金州播报、安康论坛、安康在线、老刘说安康、可可说安康等)安康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新媒体建立合作机制,形成“1+X”组织模式的专业舆情导控组织架构。实现了负面舆情5分钟全网发现,10分钟研判报告,30分钟响应回复的应急效果。初步实现了负面舆情可控性传播、正面信息扩充性发声的良好效果。通过新机制的成功运行,数百条正能量的警务资讯信息通过平台被全国性网站媒体转载发布,多起涉警负面舆情得到及时有效应对,多起案件通过平台发布协查通报而及时侦破,多个发布不良信息的属地网络平台被惩戒追责,全部网络咨询质疑得到及时回复答复。汉滨分局的网络舆情导控和新媒体管理应用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