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3-16 21:47:11 阅读量:
自深化公安改革和四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陕西省宁强县公安局围绕建设法治公安目标,以提高履职能力为主线,以解决执法短板为切入点,以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有效载体,精心谋划,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今年2月23日,在全省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总结推进会议上,我局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
加大建设投入,形成倒逼机制
成立以副县长、公安局长吕锋任组长、戴涛政委任副组长的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主动对标公安部、省厅要求,提出了“六个第一”和“三大支撑”的工作布局。先后6次召开公安改革暨四项建设推进会,细化任务,倾斜一线,确保基层执法单位的执法场所、装备、设施、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所需。一是投资2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300平米的案管中心和6个案管室,明确所队兼职案管员。二是投资110万元,采购19套高清审讯系统,完成了对全局办案区录音录像设备的升级改造。三是投资90余万元,为全警配置了移动警务通;给15个派出所、22个社区(中心)警务室配发27台手持机、16套执法记录采集站、100台执法记录仪;更新基层电脑、打印机、扫描仪105台,及一批单警装备。四是投资50余万元,完成了局机关和7个派出所定置化管理改造,重新改建了办案区、办公区、接待区、生活区,统一外观标识,体现清新明快格调。在县局案管中心旁,专门设置了办案室,方便基层民警到机关办案。
移动警务通终端发放仪式
县局案件管理中心
派出所案管室
派出所定置化管理
加强执法培训,提升能力素质
执法主体建设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一是组织外出学习。先后5次组织领导、干部赴四川、云南、西安、安康等地考察学习,不断推进执法理念转变。二是叫响做实“周周有培训”。培养教官7名,建立跟班作业训练基地3个,先后组织5次模拟演练,3次实弹射击训,19次专题培训。在2016年度全市实战技能比武竞赛中,县局夺得全市第一序列团体第一。三是开展送教到基层。法制、刑侦、治安等部门紧紧围绕基层实战,主动加强法律法规适用问题研究,经常深入一线,对口组织培训。开展贯彻司法体制改革专题调研,推行公安机关负责人行政应诉、办案民警旁听庭审、出庭作证制度,增强诉讼意识和质量意识。去年,副县长、我局局长吕锋调研《对落实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思考》被《公安内参》、《陕西公安》、《汉中公安》、《西部法制报》、《陕西公安信息网》等刊载。四是建立民警执法能力、执法资格考试奖励制度,局党委专题研究,出台政策,鼓励民警钻研业务,规定凡通过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和司法考试的民警予以嘉奖,在干部任用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全局通过基本级、中、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民警分别占民警总数的100%、89%和3%。
模拟演练
全市公安特警实战化技能比武竞赛中勇夺全市第一序列团体第一
送教到校园
请推进文化育警,弘扬法治精神
该局将执法规范化建设与创建队伍正规化示范单位紧密结合,突出政治建警、文化建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公安法治文化,增强政治觉悟和行动自觉。一是打造“三馆一台”新亮点。即建成警史馆、图书馆、健身馆、“国旗升降台”,坚持每月一次升旗仪式、经典朗诵,局史馆、图书馆等定期对外开放。新建了局机关绿化、园艺、铁艺、照壁等,逐步形成法治教育基地。二是开展“书香警营”活动。聘请法学专家等每季一次来局讲座,购置法律等各种图书及期刊2000余册。2017年2月,我局被公安部列入第二批“警察书屋”援建对象,获赠4万元法律类图书650余册。图书馆开放已来,已登记阅借300余人次。部、省领导来宁,多次给予肯定。三是实施网上培训。县局整合各种资源,建立网上培训学校,开设了法制课堂、网上考试、法律法规查询系统。四是注重典型引路。尊重民警主体地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积极开展“一所一品”创建活动。全年建成“一所一品”单位3个,申报市级执法示范单位3个,省级示范单位1个,召开了2次县级、3次省、市级经验交流、现场观摩会。五是创新普法载体。成立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领导小组,召开警媒座谈会,积极投稿,抓住1.10、11.9、12.4,每月升国旗仪式等节点,实行不定期“警营开放”,开展法治宣传,展示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效。全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我局位居全市公安机关序列第一、全市第二,一个单位被公安部记二等功,多项工作在省、市呈现亮点。
镌刻“忠诚”的国旗升降台
图书馆
警史馆
绿色生态空中花园
警营开放日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执法保障
充分发挥法制部门在建设法治公安和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辅助决策、执法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强法制队伍建设。探索深化公安体制机制改革,精减、归并部分机关警种、部门业务,腾出警力下沉、充实基层一线执法单位。先后归并整合4个部门业务,新设1个警种,给法制室(案管中心)增配警力,安排2名民警从事刑事案件审核把关。二是制定党委会、局长办公会、执法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规定法制、纪检、督察、政工、指挥中心(信访)、警务保障室等列席党委会、局长办公会议,聘请律师担任县局法律顾问,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和处置对策,指导执法实战。三是建立执法责任清单制度,将581项法律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细化分解到每个岗位,形成覆盖执法办案全过程、全环节的责任链条。四是加强执法制度体系建设,强化执法监督。坚持权力与责任对等、贴近执法实际原则,把好“三关”,即注重即从接处警、现场取证入手,严把执法“源头关”;从执法办案网上流转、网上管理入手,严把执法“过程关”;从规范卷宗和涉案财物管理入手,严把执法“结案关”,已制定《受立案工作规范》、各种预案42项,建立了受立案分离和刑事案件“统一审核、统一出口”机制。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建设,新增2名警犬训导员、5个刑事科学技术分室,现勘工作3次受到省厅通报表扬。完成了15个派出所档案室A级化认证,积极开展县局机关AAA档案室创建。五是树立“大数据”思维,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依托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平台、单位内部执法安全网络等,建立了网上督察系统。局智慧警务一、二期工程“网上警局”、“网上服务大厅”、“微警务平台”已建立,三期工程深化应用正在进行。各警种普遍建立微信群,对内发布工作指令,对外开展法制宣传,延伸民警8小时以外管理。实行执法质量网上抽考,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单位、个人立功受奖重要依据,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民警规范执法积极性。全年考评案卷360案,审核提捕起诉150人、刑事强制措施265人、行政拘留286人。优秀率76.3%、合格率100%,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各1起,无错案。
信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