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03-08 12:53:24 阅读量:
近年来,陕西岚皋县积极探索总结维稳工作新规律,不断转变理念、完善制度、提高维护稳的能力,切实推进维稳工作规范化建设,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2016年,该县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6.18%,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六。
立足事前防范,积极构建源头治理体系。一是规范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坚持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平安岚皋的重大举措,不断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在重大决策制定、重大项目建设中真正做到不评估就不决策,不决策就不实施。探索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七个一”工作机制,引入第三方参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通过被动维稳向积极创稳理念的转变、自我评估和他方评估机制的创新,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防范”,提升了维稳工作的前瞻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县委维稳办与县发改局加大风险评估工作指导力度,采取评估对象分类评估模式,规范评估流程和评估报告编制目录,组织风险评估业务知识培训1次,培训干部80余人。全年评估重大建设项目24个,无因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引起的矛盾纠纷发生,有力地促进了信访稳定形势持续好转。二是规范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按照“规范有序、灵活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维稳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岚皋县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修订完善相关子预案,统筹安排应急值守、信息发布、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等工作,并加强实战演练,不断增强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处置能力。制定《反恐工作实施意见》、《群众举报涉恐涉爆线索奖励办法》,强化反恐防暴队伍建设,提升反恐防暴工作能力。印发《处置信访突发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处置程序,规范重大信访事项的受理、分流、办理流程,切实防范处理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
立足抓早抓小,积极构建动态管控体系。一是规范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工作机制。不断发展壮大镇村组维稳信息员队伍,实现情报信息摸排多领域、全覆盖。按照“实事求是、及时准确、要情必报、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严格落实维稳情报信息报送制度,执行重大信息即知即报、一般信息周报制度,确保情报信息搜集报送“准、快、灵”。按照“重要节点每日研判、日常工作每月研判”的原则落实情报信息研判例会制度,重点关注社情民意、掌握不稳定隐患,下好维护稳定先手棋,打好维护稳定主动战。二是规范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立足于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创新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机制。按照“村级层面每周排查一次、镇级层面每半月排查一次、县级层面每月排查一次”的原则,定期梳理矛盾纠纷和不稳定信息,切实畅通矛盾纠纷收集渠道。成立重大疑难纠纷调处委员会,组建医患纠纷、劳动争议、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物业管理纠纷、征地拆迁纠纷、涉校矛盾纠纷等6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立足案结事了,积极构建末端处置体系。一是规范信访事项处置工作机制。以“阳光信访”、“责任信访”和“法治信访”为目标,积极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坚持诉访分离,强化执法监督,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全年共接待涉法涉诉信访事项126件,引导进入司法途径解决28件,通过“三调联动”机制协商解决12件。健全完善信访“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大对信访违法行为处置力度,全年公安部门强制带离4人次,警示训诫20人次。全县各级领导共计接访455次736人次,其中县级领导接访203次427人次,包案32件,阅批群众信访件169件,协调化解各类矛盾问题321件,全县无中省市交办信访积案,无越级进京非访。二是规范维稳责任落实机制。县委、政府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层层签订综治维稳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扎实落实综治维稳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十个一”制度,建立起全县上下贯通的责任制网络,进一步夯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印发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管理镇和重点管理部门认定管理办法,对未完成综治维稳考核指标任务的镇和部门予以累积计分,并确定末尾1位的镇和末尾4位的部门进行重点管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负有失管、失查、失控、失职和渎职责任的部门、单位及其主要领导、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采用责任倒查形式,视情节轻重,作出通报批评、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等处罚决定,处罚结果与考核考评、评优树模、晋职晋级直接挂钩。
(岚皋县政法委 周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