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讨不能浅尝辄止 做人做事力戒心浮气躁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6-04-22 21:25:53 阅读量:

城固县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

郭世汉
在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开展高质量的学习研讨是“两学一做”的关键环节,学习研讨只有真正“沉”下去,问题和办法才能“浮”上来。诚然,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不能因为枯燥就可以对学习放松要求,就蜻蜓点水式的应付的学。但有些同志在学习研讨过程中不深入,仅仅满足于看过了、读过了、写过了、说过了,大而空地谈体会、泛泛地谈认识、敷衍应付找问题,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学习教育的效果。常言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学到!”,我们要摆正自身的态度,把学习作为自我不断提升的终身追求,既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学习研讨中真正将“两学一做”贯彻到底,发扬总书记提出的“钉钉子”的精神。具体来说,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集中学习要沉下学集中学习就是要按照三会一课制度要求,认真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讲好党课。通过这些方式,来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这是“两学一做”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对每一名党员提出的要求。之前开展“群教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决的是极少数领导干部问题,而这次“两学一做”是向全党每一位共产党员传导压力。我国当前有436万个党的基层组织,党员有8779.3万人。要解决细胞问题,就要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要原汁原味的学、原原本本的学。还要以“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等先进事例为榜样,见贤而思齐。更要学习个别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警示录,引以为戒。记录学习笔记不能照搬照抄,要着重记录体会和感悟,确保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党员民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专题发言要起共鸣党员干部要聚焦“两学一做”,针对突出问题来进行专题发言,学习过程、写发言提纲都要坚持问题导向,不能掖着藏着,要主题明确、鲜活生动,不能照搬照抄、照本宣科,要联系自身实际在扎实学习领会精神基础上再进行深入思考、理解消化,最后才能达到融会贯通。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再继续深入的学习。发言中不空不虚情真意切,听众才能产生思想上的共振和感情上的共鸣,才能使专题发言发人深思,激发“两学一做”的向心力。
交流讨论出措施集中研讨不能只听不说,只说不听更不对。领导干部要将讨论交流当作一次“专家会诊”,精准把脉,对症下药,在深入研讨前要列出提纲,带着思考成果、真情感悟来谈问题、谈体会、谈认识、谈思想上的困惑,要言行一致,只有大家相互启发、达成共识,才能达到思有所得、议有所悟,在认识深化中明确方向、拿出措施,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使专题研讨成为转变干部作风的过程,求真务实整改各类问题,奋发有为推进各项工作。
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成,达到总书记提出“学”的目的。“两学一做”,“学”是为了“做”,“学”要认真,“做”更要踏实,不能心浮气躁。“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领导干部如果产生浮躁之气,从浅层次看是一种情绪、一种心理状态,从深层次看,则是为官从政的一种不良作风。
力戒浮躁,最根本的是要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名利地位,正确看待进退留转,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负重,方能担当重任。
力戒浮躁,还要大力倡导实干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工作靠实,事业靠干。讲实话是硬本事,干实事是真功夫。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把个人进步和党的事业联系起来,脚踏实地、踏实工作,讲真话、报实情,不夸夸其谈、不脱离实际,扎扎实实干出实绩,实实在在让群众满意。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每个支部、每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将学习研讨摆在重要的位置,重视起来深入下去,才能将两学一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使自己作风严起来、实起来,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