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公安局芝川派出所为民服务二三事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9-29 10:04:58 阅读量:

(通讯员:王涛)群众利益无小事。今年以来,韩城市公安局芝川派出所积极引导民警将“汪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一件件小事注释在“执法为民、热情服务”的宗旨实践中,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新常态”。

帮助浙江老人韩城寻亲
近日,一位浙江籍六旬老人张某,走入芝川派出所户籍室,希望派出所帮其查找在芝川镇生活的姨夫,该所民警热情服务,最终使老人满意而归。
在民警的耐心询问下,老人说明来意,其姨夫史某、姨母于某二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到韩城芝川镇生活,于某于1998年过世,现因遗产问题需要于某的死亡证明,故来此与其姨夫商量此事。但因长期与其姨夫失去联系,老人来到芝川镇苦寻了两日也未联系到其姨夫。于是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派出所,希望派出所能为其提供帮助。
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对老人身份进行核实,在查找中发现史某未办理二代身份证,也无联系方式,责任区民警与其姨夫原工作单位联系,联系后得知史某已于2008年去世,因其孤寡一人,死亡时未通知任何人,也未办理户口注销手续。劳累了两天的张某得知此消息后顿时不知所措。考虑到老人在韩城无亲无故,民警遂带领张某与社区联系,社区工作人员认真核实情况后,出具了史某的死亡证明。同时,派出所民警也反复查找,找到了于某的死亡证明档案。最终户籍室民警办理了史某的销户手续,并为张姓老人出具了两位亲戚的死亡证明。民警热忱细心的帮助,让老人感动不已。
女婿终于“上门”落户了
  9月15日,是让韩城市芝川镇王某一家难忘的日子,家住陕西三原县,要“入赘”的女婿户口终于可以迁过来了,老两口消除了老无所依的顾虑,满脸笑容不忘韩城芝川派出所户籍民警的热情帮助。
一个月前,芝川村村民王某来到芝川派出所,向户籍民警小张咨询:想让女婿“上门”,可村上不同意落户,看看有什么办法解决。小张在户籍网上查看了其全家的户口情况,发现王某有一双儿女,且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为什么要让女婿“倒插门”呢?芝川重点镇建设正在拆迁征地之中,有按户赔偿、补助的政策,这位村民是不是想钻政策的空子?办错一个户口,影响千家万户。当民警问及家中子女的情况时,年近七旬的王某老泪纵横,说出一段辛酸的往事。
原来,王某老两口的儿子幼时因为一场火灾落下重度残疾,虽经多方治疗,仍终年卧床,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更别说娶妻生子。2014年,女儿远嫁到三原县。农村向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儿子残疾,女儿远嫁,老两口日渐衰老,想想以后的日子,终日以泪洗面。今年七月份,经和女儿、女婿商量,孝敬的小两口愿意回韩城照顾老人。如今因落户问题犯难,村干部虽然了解其家庭困难,但迫于村中“福利蛋糕”越分越少,有村民不满的压力,也不敢开这个先例。
老人的家庭不幸和实际困难确实让人揪心。小张向所领导汇报后,立即动身进村入户调查,并和村干部联系,商量解决办法。经过一周的奔波,村委会同意王某女婿迁入户口,但入村落户介绍信却迟迟开不出来。小张细问缘由后,得知村里也有想把女婿户口迁入的三户家庭,意见比较大,声称如果王某女婿的户口迁过来要“告状”,村干部也左右为难。于是,每天下午下班后,小张就到这三户人家做工作。一星期后,三户人家都打出“白旗”,表示理解老王家的困难,不再借故阻拦,反而称赞派出所的这个“倔女子”,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办。村委会的介绍信开好后,9月15日小张为老人的女婿办理了准迁证。
一位离异母亲的心愿
近日,该所民警接到浙江省女子吴某的报警求助称:自己只身来到韩城芝川镇某村,想见到自己的一双儿女,遭到前夫高某全家拒绝后,声称见不到儿女就要跳楼,民警也感觉到其悲观、厌世情绪。所长得知此事后,马上派女民警安抚、劝慰住在韩城某宾馆的吴某,防止不测事件发生。副所长立即赶赴该村了解情况,联系村干部及村民高某商议此事。经过民警与高某全家连续三天的艰苦“谈判”,8月31日下午,吴某终于在派出所见到了自己的一双儿女。 当天,虽经派出所多次协调,高某及其家人始终不愿露面,本想将儿子带回江苏的吴某带着失望离开。
9月1日上午,吴某又几次拨打派出所电话要求帮助解决,电话里泣不成声。可怜天下父母心,考虑到一个母亲想念孩子的苦楚,且吴某在本地人生地不熟,所长带领民警驱车联系到吴某,找来律师为其答疑解惑,并带其到公安局法制部门寻求解决途径,当吴某最终得知此事需要申请原籍法院强制执行时,满脸失落。经过民警长达几小时的劝导和安慰,吴某的情绪有所好转,并委托民警给孩子捎去零食和学习用品。看到吴某经济上捉襟见肘,该所民警帮吴某买了返程的车票。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