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院:调研指导人民法庭建设情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来源:西安中院 时间:2021-10-22 16:00:14 阅读量:

陕西法院网讯  近日,西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杜豫苏带领法庭“两化”建设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并邀请西北政法大学王国龙教授一行先后前往未央法院高铁新城法庭及高陵法院泾渭法庭调研指导人民法庭的“两化”建设工作。

上午,杜豫苏副院长一行来到未央法院高铁新城法庭,实地参观了高铁新城法庭的办公场所并在现场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未央法院李甦副院长介绍了五个人民法庭总体情况和高铁新城法庭收结案情况、人员构成、配套设施等情况,并就“两化”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了汇报。

会上,杜豫苏副院长在对高铁新城法庭的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肯定的同时提出了以下几点工作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充分认识到“两化”建设是注重强基导向、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行动,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二是提高工作标准。要创新工作方法,破解“案多人少”矛盾;三是强化物质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完善人民法庭硬件设施、人员配套;四是提升审判专业能力。加强类案分析研判,统一裁判尺度;五是强化内外沟通协调、完善人民法庭的台账等资料。

随后,杜豫苏副院长一行又前往高陵法院泾渭法庭,在实地考察了泾渭法庭的办公场所并听取高陵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效海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后,杜豫苏副院长对泾渭法庭的硬件设施及人员配备进行了肯定, 并指出泾渭法庭在下一步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一是要创建特色示范法庭,用好泾渭法庭硬件配备的优势和“泾渭分明”特色品牌,敢于争先、争创一流,将泾渭法庭打造成为展示新时代人民法庭风采的平台阵地;二是要加强宣传推广,将“泾渭分明”名片与泾渭法庭经验优势相结合,善于总结提炼、主动发声,扩大自身影响力;三是要加强“智慧法院”信息化建设,对标借鉴浙江等地先进经验做法,敢于超期谋划,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四是要加强文化建设,借鉴“枫桥经验”做法,结合新时期法庭文化功能和自身特点,打造具有“泾渭分明”特色的法庭文化;五是要加强法庭人才建设培养,积极搭建图书馆、文化沙龙等平台,凝聚人心,强化法官共同精神追求,建设高素质干警队伍。

西安中院将坚持强基导向,持续大力推动全市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全市人民法庭的司法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新时代全市人民法庭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来源/作者:西安中院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