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芳:简析“以物抵债”的实务问题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8-11-28 17:27:29 阅读量:

  目前,实务中对于“以物抵债”的分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债务清偿期届满后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是否以债权人现实地受领抵债物,或取得抵债物所有权、使用权等财产权利,为成立或生效要件;二是如何认定新债务与旧债务之间的关系;三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对于新债务与旧债务的履行是否有选择权。为了行文简洁,本文所称的以物抵债协议均指债务清偿期届满后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

首先,以物抵债,系债务清偿的方式之一,是当事人之间对于如何清偿债务作出的安排,故对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履行等问题的认定,应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一般而言,除当事人明确约定外,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并不以债权人现实地受领抵债物,或取得抵债物所有权、使用权等财产权利,为成立或生效要件。只要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即为有效。

其次,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可能构成债的更改,即成立新债务,同时消灭旧债务;亦可能属于新债清偿,即成立新债务,与旧债务并存。基于保护债权的理念,债的更改一般需有当事人明确消灭旧债的合意,否则,当事人于债务清偿期届满后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性质一般应为新债清偿。换言之,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债权人与债务人所签订的以物抵债协议,如未约定消灭原有的金钱给付债务,应认定系双方当事人另行增加一种清偿债务的履行方式,而非原金钱给付债务的消灭,此时新债与旧债并存。

再次,所谓清偿,是指依照债之本旨实现债务内容的给付行为,其本意在于按约履行。若债务人未实际履行以物抵债协议,则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旧债务并未消灭。也就是说,在新债清偿,旧债务于新债务履行之前不消灭,旧债务和新债务处于衔接并存的状态;在新债务合法有效并得以履行完毕后,因完成了债务清偿义务,旧债务才归于消灭。若新债务届期不履行,致使以物抵债协议目的不能实现的,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履行旧债务;而且,该请求权的行使,并不以以物抵债协议无效、被撤销或者被解除为前提。

来源:榆阳区法院  高慧芳 责任编辑:李春宝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