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7-10-30 11:38:12 阅读量:
澄城县地处陕西关中与陕北的重要大通道,是渭南市和延安市重要的交汇地区。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回陕视察时提出的“五个扎实”重大要求以及中央司法改革精神,澄城县人民法院在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中,通过创新创优“新亮点”,着力构建“防火墙”,不断铸造“稳压器”,牢牢系好“安全带”,打造服务“新品牌”,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落到实处,为建设富裕美丽新澄城提供了良好的司法环境和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构建安全“防火墙”
2017年,澄城法院新一届班子始终高度重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积极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新格局,在司法方式改进、职权配置优化和诉讼程序重构变革中,积极探索着力点和突破点,把坚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着力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让法庭成为以看得见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实现公平正义的“殿堂”,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引导侦查、审查起诉按照裁判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检验、法庭检验,从整体上提高刑事司法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为切实有效防范冤假错案、维护司法公正,该院严格遵守依法独立审判的宪法原则,严格遵循司法规律,确保证据裁判、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程序公正等法律原则落到实处,推动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抓源头、重制约、守底线,从根本上解决了司法实践中起点错、跟着错、错到底的问题。紧紧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进法庭审判实质化,切实解决庭审走过场、先定后审、“重视书面审理、轻视法庭审理”等突出问题。严格落实繁简分流机制,进一步推进速裁程序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策应性改革,实现“疑案精审”“简案快审”,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司法资源,提高审判质效。持续严厉打击突出刑事犯罪,积极参与“打黑除恶”“两抢一盗”专项行动,今年1-9月,受理刑事案件70件,同比下降28.72%,结案率达到78.57%。建立起惩罚犯罪不可逾越的最后一道防线,构建出一道道守护古征大地安全的“防火墙”,实现了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和保障人权相统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刑事案件审判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铸造稳定“稳压器”
自2016年8月份开始,该院稳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按照省委政法委关于员额法官不超过39%的要求,该院分两批共遴选员额法官20名,把所有员额法官配备到办案工作一线;认真研究制定和完善法官权力清单,明确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法官、司法辅助人员的职责和权力,积极推行随机分案机制,建立健全法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业绩档案和考评机制;澄城法院对县级机构改革后的冯原镇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向县人大、上级法院提出了设立冯原法庭的建议,得到批复后,积极筹建具有“花园型、服务型、标杆型”的三型冯原法庭,并投入使用,及时调整了基层法庭的受案范围,将新招录的大学生充实到基层法庭,铸造出一批批维护古征大地稳定的“稳压器”。
牢系法律“安全带”
2016年,澄城法院在收案数同比上升23.91%的情况下,审结案件数和法官人均结案数同比分别上升26.53%和58.78%;制定下发《澄城县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院庭长办案工作的规定》《关于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办法》《关于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法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规范办案人员办案职责,规范案件分配、审判方式、裁判文书签发等审判规则,明确院、庭长不得对未参加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进行审核签发,明确院长、副院长、审委员专委、庭长、副庭长办案数量和比例,使院庭长主要精力从过去的行政管理转向执法办案,让院庭领导走进法庭,倾听当事人诉辩,以庭审亲历提升司法公信力,实现了院庭领导从“批案”到“办案”角色转变;规范案件繁简分流方式,打造简案速裁团队,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制定审判人员责任清单,明确法官应当对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承担责任,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切实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制定关于院、庭长行使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的职责规定,规范院、庭长行使管理权、监督权的职责和方式,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形成权责明晰、权责统一、权力制约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为古征大地牢牢系上了一条法律“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