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在商南法院落地生根结硕果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12-18 10:51:36 阅读量:

以听证促执行,23案依法终结

供稿人锋)近日,商南县法院首次引入以“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形式召开执行听证会成功化解一起群体性涉执行信访案。
案件一波三折,矛盾一触即发
原告黄某等人与被告商南县某矿业公司、毕某因劳务合同、承揽等合同纠纷23案,经商南县法院审理后双方自愿达成调解约定,由被告毕某支付原告黄某等23人共计3698017.72元。调解书生效后,被告毕某未按期履行。原告黄某、尹某等23人向商南法院申请执行。执行过程中,执行局高度重视,紧密安排制定方案,抽调人力录入案件信息,向被执行人毕某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履行义务。被执行人毕某系河南省人,因企业经营不善负债累累,矿山停产后外出下落不明,致案件无法执行到位。为尽快实现债权人合法权益,执行法官依法查封毕某矿山机械设备等财产,并在全国法院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查询毕某财产状况,还联合公安部门启动网络布控查找毕某下落。限期内被执行人毕某仍未履行义务,执行局遂依法委托评估机构对查封财产评估后挂牌拍卖,经3次拍卖,因该机械设备瑕疵和矿山资源开采权等原因导致3次拍卖均流拍。穷尽一切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毕某仍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仍无法执行到位。然而,申请人黄某、尹某等23人不依法定程序解决纠纷,承担诉讼风险,在“信访不信法”的思想主导下,多次到县委、县政府、法院采取围堵、吵闹、媒体曝光等手段非法逼迫、威胁国家机关,提出由政府支付欠款等无理要求,致使国家机关无法正常办公。从维护稳定和保障群众生活的角度,商南县委、县政府先后协调资金100万元暂付给23名申请人,并安排县级领导包案负责,制定细化执行方案联合公安部门启动网络布控查找毕某下落及其他财产线索,督促被执行人毕某履行义务,但效果依然不理想。执行局征求23名申请人意见,申请人拒绝依法以物抵债,致使案件执行再次陷入僵局。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执行局不言放弃,方位多渠道寻找案件突破口。2015年12月4日,执行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被执行人毕某悄悄潜回商南县城住在某酒店,执行局立即出动并联合公安将毕某控制,并其不如实向人民法院申报财产行为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措施。经查证被执行人毕某因铁矿价格下滑致企业债务困扰,已将所有财产抵债,现有在商南的矿山机械设备价值与申请人债权数额悬殊过大,且不同意以物抵债。
认真研究论证,寻求最佳方案
为充分保护执行案件当事人、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并进一步增强执行程序的规范性、透明度和公信力,依法化解纠纷,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不能以“信访不信法”思想靠闹访、缠访维权,商南法院党组研究决定,以“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工作机制在赵川镇大阳坡村案发地现场召开执行听证会。由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