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法院:发扬太行精神 推进审判工作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8-28 09:27:53 阅读量:

    近期,央视一套播放电视剧《太行山上》,看后感悟颇深。到抗日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如钢刀般直插敌人心脏,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块丰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中国共产党发表声明,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八路军129师自1937年10月云阳誓师后,东渡黄河到抗日前线,依托太山山脉,歼日寇,斗顽敌,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形成军民鱼水情,坚定抗战必胜理想信念不动摇,在天灾人祸面前,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抗日根据地、一片练武声”。没有粮食自己种,没有衣物自己织,没有水源自己挖,没有蔬菜自己栽,凭着这种顽强不息,尖锐不拔的精神,到1944年10月晋翼豫诸根据地连成一片时,部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政权建设由无到有,由少变多,军民抗日热情空前高涨,使敌寇闻风丧胆,徒唤奈何。
太行山山大林密,沟壑纵横,壁立千刃,地少民贫。129师初来乍到,刘伯承、邓小平等党、政、军一把手即亲自分头下部队到基层,同战士找老乡了解情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抓根本解难题,首先是吃饭问题。物产有限而人员骤增,必然产生与民争食的矛盾;其次是军民关系问题,谁依靠谁,谁为了谁成为关键;最后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他们及时研究方法对策,兴修水渠,改良物种,增加粮食产量;积极开展精兵简政,裁撤冗员,推行三三制政权构成,充分保障各阶级、各阶段的话语权,摆脱水小鱼大、兵多民少的困境,消除群众怨气,提高一线战斗部队人员数量和素质,确保军事斗争无往不胜;邓小平夫人吃群众送的榆钱必须付钱;杨秀峰自己也有生产任务,公务之余也得下乡劳动;刘伯承眼疾加重也拒绝喝白糖水,因为伤员更需要!太行精神是什么?它就是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的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及其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所展现的百折不挠、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意志如铁、征程如越、严以律己、胸怀坦荡的真实写照和体现,战争年代它激励人们“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保家卫国,视死如归;而在和平年代,它仍然鼓舞着我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崇尚忠孝,百身莫赎。
以史为鉴,可知更替,追古思今,见贤思齐。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他更是要求我们政法战线要确保牢牢把握住印把子,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也许是我们承平日久,也许是我们麻痹大意,但若果真的到了千钧一发之际,很难想象我们作何处置?为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好好重温太行精神,脚踏实地地做好调查研究,真正的解决办案一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财力、物力和精力倾向基层,沉下去,静下来,用审结、执结案件的具体行动来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髓,而不是高高在上,闭门造车,设置一些不着边际,完全违背审判规律的考核指标。应该树立办案是人民法院第一要务的司法理念和政治观念,人民群众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而绝非是粉纷太平,掩盖庸散的数字游戏。刘伯承、邓小平、杨秀峰当时当地地位多么高,尚能够下到最基层最低层去抓最小的最具体的事,而现如今我们的所谓的领导干部身价几何,动辄身居简出,十指不沾水,动嘴不动手,有摇唇鼓舌的万般风采,却连处理一件最简单的案件能力都不具备,难怪习近平总书记痛陈要腾笼换鸟!我国的司法改革进程已经被周永康之流耽搁近十年之久,又适逢法院立案改革初试渐进,人民法院和法官面临的压力向其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如此四平八稳地按部就班?是到了该当头棒喝的时候了。让我们祭出强大的精神法器,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将自己化作一盏盏明亮的司法燃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