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一波:一审法官有多难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3-17 13:34:52 阅读量:

 

                                                                  一审法官有多难
                                                                  有权,也不任性!
         一审法官,在判决时,既要考虑到执行,又要考虑到信访,还要考虑到代表委员的“质询”,现在还要考虑到是否上诉,是否发回,是否改判。真正是“拿着卖白面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当事人甚至律师仍然习惯于案外或者庭审前后“找”法官或者庭长、院领导“交流”或“陈述”,法官或庭长、院领导还是要耐心听取“意见”并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否则将会被投诉到纪委、法委、人大常委会和上级法院,而纪委、法委、人大常委会和上级法院又对来访的“人民群众”格外重视,立即打电话、批示,甚至当着“人民群众”的面指责、训斥办案法官和庭长、院长。鲜见有人来听取办案法官的申辩。
       办案法官不但要办案,还要接待来访缠访的当事人,还要稳控包抓信访人,还要每周扫马路搞“双创”,还要上街摆摊讲“法制”,还要“五进”普法,还要巡回办案,还要判后答疑,还要当庭宣判,还要信息调研,还要起草文件,还要追求调撤率,还要关注超审限,还要“热脸贴上冷勾子”,还要在电话里面陪笑脸。还要下乡帮扶“连心户”,还要自费拯救“少年犯”。还要认真学习党纪国法,还要抓紧更新司法理念,还要舔大权在握人的“勾蛋子”,还要看院长大人的“脸脸子”。
      现在,中院发改案件,全部上审委会,好像与审判改革的大方向不符,但是,也卓有成效地遏止住了二审法官或者合议庭的“任性”。况且,不少案件,还是基层法院的审委会决定的案件,仍然难逃“厄运”。更为可笑的是,中院下派的院长,在一审法院决定的案件,也被发改;而基层法院上挂的助审员,也在中院堂而皇之的发改“自己”法院的案件。难道,从中院下派到基层法院,哪怕你当了院长,水平陡然下降到这么低?难道,从基层法院上挂到了中院,哪怕你是个助审员,水平陡然提高到那么高?
      我对谁都很尊重,我对谁都没有意见,今日所言,纯属扯淡,说个实话,太累太难,说说二话,心里舒坦。调撤发改,三座大山。敲着键盘,钉着案卷,手还没酸,鼻子发酸。不好意思,我好可怜!
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不明白,又一直不敢说出来。那就是:二审法院就是有权依法维持、发回、改判,为什么发改了就算是一审法院的“错案”?难道二审法院可以更名为“维持法院”?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前途未卜!任重道远!
      啥都借鉴外国,怎么不借鉴外国这个惯例:法官哪有办错案?法官不会办错案!发回重审是正确地!改判也是正确地!维持更是正确地!下级对上级是服从地!生效的判决是权威的!发改是不当然被认定为“错案”地!
     借用美国最高法院一位大法官的说法,“我的判决只所以权威,不是我个人有多么权威,而是因为我是最高法院的法官”。权威不是来自于个人,而是来自于审判层级。一审法院应当无条件尊重、执行发改案件。请当事人、纪委、法委、人大常委会和上级法院,请相信一审法官吧,他们好难,他们太难,他们的考虑也算比较周全。借他一百二十个胆,他也不敢贸然宣判。在这里,很有必要向一审法官重申一句,更斗胆向二审法官说一句:有权,也不任性!(汉滨区人民法院 邬一波)
                                                                                                                                                                  2015.3.14.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