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法院六举措推动“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创建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12-10 14:01:03
阅读量:
勉县法院按照《全省法院司法公开示范法院评选及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评选指标,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六项措施,积极创建“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了以院长何玉宁为组长,分管副院长张红斌为副组长的司法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制订了《勉县人民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方案》,明确规定了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完善诉讼服务,规范立案大厅建设。按照全省法院立案信访大厅建设工作要求,克服房屋建筑结构复杂,改造施工难度较大等困难,完成了对原立案信访大厅的建设改造。2013年10月新立案信访大厅立案调解室受理申立案信访大厅正式运行,开始承担繁简分流、诉讼保全、诉前调解等“一站式”服务职能。硬件设施到位,开设了设立诉讼引导、查询咨询、立案审查、材料收转、立案调解、法律救助、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服务窗口。开辟了两间专用办公室,配发新办公桌椅,建立立案调解室,连接了办案专用网络。人员安排到位,从全院一线办案干警中抽调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充实到立案信访大厅,负责承办诉前调解、诉讼保全,以及案情简单,标的不大的简易案件,做到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诉讼。便民措施到位,安检区设立诉讼引导和诉讼指南。开辟当事人等候区,摆放茶水、报纸、免费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办案接待区放置急救药箱、老花镜、签字笔、胶水等便民用品。管理制度到位,建立了《立案信访大厅工作制度》,《案件繁简分流工作流程》,《简易案件审理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利用LED显示屏公开各种案件的立案条件、立案流程、诉讼费用标准、减免缓诉讼费程序和条件。同时设置司法公开资料栏,免费向诉讼群众发放各种法律文书样式、当事人权利义务、诉讼风险告知等小手册。
依托信息化网络,推进流程公开和裁判文书公开。在审判执行流程管理系统中为审判管理办公室赋予了较大的权限。审管办通过网络系统,可以直观的监控全院每一个案件的审判执行流程,全面实时监控《司法公开告知书》的制作、送达以及案件流程信息的同步录入工作。对依法应当公开审理的案件监控开庭公告的发布情况。根据审判管理系统后台数据显示,共制作《司法公开告知书》1993件,司法公开告知比达2.35。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应当公开审理的案件,开庭公告率达100%。从2014年1月1日起,除依法不予上网公布的裁判文书外,公开宣判并已生效的裁判文书全部做到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网公布。截止10月30日,共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901件,占生效应公布裁判文书的100%。
充分运用新媒体,做好庭审直播和审务公开工作。目前已建成勉县法院互联网官方网站,新浪官方微博,勉县法院手机报等自办媒体。依托这些新媒体,创新司法公开方式。目前官方微博共有粉丝782人,共发出微博1504条。利用微博开展庭审图文直播8次,开展执行活动微博直播1次。截至目前,在陕西法院庭审直播网共开展视频直播23件。同时利用本院官方网站、手机报、官方微博全面推进审务公开。在官方网站开通院长网上信箱,安排专人负责群众来信的登记和回复,回复率达100%。利用彩信平台,共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社会各界群众发出《勉县法院手机报》17期,全面介绍法院各项工作。先后在本院机关和温泉人民法庭开展了两次公众开放日活动,让人民群众走进法庭,了解法院。
强化执行公开,努力化解执行难问题。全面推行执行案件网上办案,利用执行管理系统,及时制作《司法公开告知书》,让执行申请人和被执行人通过网络了解查询执行进程。及时向最高法院上传有关未结执行实施案件被执行人信息,方便公众查询。对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及时向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系统上传数据,同时利用本院官方微博、官方网站等自媒体向社会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向社会公开被法院采取限制出境、招投标、高消费等措施的被执行人名单。2014年共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3批3人。严格执行评估、拍卖公开的规定。对评估、拍卖机构的选定一律公开进行,从上级法院公布的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名单中选定。案件执行中委托评估、拍卖的的过程和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坚持司法为民,深入开展审判五进和征询旁听公民意见工作。坚持巡回审理就地办案。2014年先后深入农村、社区等案发地就地开庭调解案件8件,开展审判工作五进和征询旁听公民意见案件48件。组织武警官兵来院旁听案件一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院参加案件旁听和庭审观摩评查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