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群众路线对人民法庭的重要意义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07-02 16:45:13
阅读量:
作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参与者的人民法庭,是离群众家门口最近的践行群众路线的急先锋,也是群众检验教育实践活动实际效果的直接窗口。同时,扎扎实实践行群众路线也是人民法庭必须遵守的准则,走好群众路线对人民法庭践行司法为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群众路线彰显了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公正、廉洁、为民”,二者在本质上融为一体。在“为民”方面,人民法庭应紧紧围绕司法亲民、便民、利民展开,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就是要求人民法庭脚踏实地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要拒绝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清廉”就是要求人民法庭干警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依法公正行使权力,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
其次,群众路线指明了人民法庭的司法为民的途径。群众路线的内涵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践行群众路线要求人民法庭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树立群众观念。人民法院权力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受人民监督。干警应始终保持群众立场,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设置为为人民服务。二是应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最危险的就是脱离群众,因此人民法庭需要深入群众,主动到群众困难多的地方去,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三是应履行好司法为民的宗旨。人民法庭干警,应不断强化业务素养,增强做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只有用良好的法律知识引导人,用娴熟的技巧化解矛盾,进而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需求。
另外,群众路线有助于构建人民法庭司法公信力。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民法庭的司法公信力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此背景下,人民法庭脚踏实地践行群众路线,就能够让人民群众了解、参与、监督基层人民人民法庭的工作,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人民法庭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人民法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群众发现。人民法庭可以利用教育实践活动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提升业务质效,让群众感受到人民法庭工作实效,进而提升人民群众信任感和满意度,从而提升人民法庭的司法公信力。
可见,群众路线对人民法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法庭应该扎扎实实践行群众路线,做到工作依靠人民,工作为了人民,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惟如此人民法庭才能更好的完成人民赋予的职责,才能更好的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
作者简介:白开荣,吉林大学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现工作于陕西省城固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