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浅谈党的群众路线对审判工作的重要影响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06-05 10:01:43
阅读量:
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思想,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无论是在困难面前,还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始终都在影响着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激励着一代代人前赴后继、成长进步。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它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根本依据和遵循。通过这次集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受益匪浅,感到作为一名法院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始终保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必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是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十八大对新形势下走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告诫我们,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之所以能够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是因为珍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了解群众盼在何处、难在何处,了解群众的内心世界,同群众打成一片,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有效地促进了创业致富、环境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
审判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简而言之就是在审判工作实践中也要倡导群众路线并且坚定不移地贯彻和执行群众路线。人民法院的人民性,决定了人民法院必须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路线落实到人民法院各项工作之中。群众路线是人民法院准确把握形势,应对挑战的重要方法,是人民法院践行公正司法和维护司法公信力的生命线。
结合人民法院的工作实践,人民法院实践群众路线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为民、公正、清廉”。“为民”,就是人民法官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做到司法为民,这是人民法官的宗旨理念;“公正”,就是人民法官在履行职务时须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清廉”,就是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人民法官的职业操守。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具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为民是主旨、公正是灵魂、廉洁是基石,三者是相辅相成,构成群众路线有机统一的整体。它反映了人民法院现实的迫切需要,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和形成全体人民法官的共识,成为人民法官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转变干部作风。当前,一些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存在“庸、懒、散”和“假、浮、蛮”工作作风,不是想着怎么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好,而是热衷于追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样的作风,直接破坏了党的纯洁性,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中央决定用一年时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在坚持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不知道“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思想问题,有利于转变干部作风。干部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为政不移公仆之心,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锻炼自己。
所以积极引导人民法院把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即是取信于民。人民法院通过实现公正、高效、廉洁的工作主题来取信于民,这是历史赋予国家审判机关光荣而艰巨的神圣使命。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是审判业务、审判管理、队伍建设,还是法院改革,是否把取信于民作为评判工作成绩的标准,是衡量工作成败的关键。审判工作走群众路线,审判事业就蒸蒸日上;审判工作若偏离群众路线,审判事业就会遇到挫折。这已经是人民法院广大干警的一个共识。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要靠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像中央提出“八项规定”中央政治局带头执行一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抓一级,犹如一列火车在车头的带动下滚滚向前。取信于民不是一个政治口号,它是共产党人的座右铭和行动纲领。做到取信于民,既要求政治上坚定,又要求业务上精通。近年来,人民法院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法官,就是在通过增强学习本领来增强工作本领,为取信于民提供智力支持。从这个角度讲,取信于民就是要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中央政治局带头,从领导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可以让广大党员干部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同时,可以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实际成效。这样,就能够团结和依靠广大群众,引导和动员群众为实现“中国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