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敢于担当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4-05-30 17:17:08
阅读量:
—对电视连续剧《宫锁连城》中郭孝的人生价值评析
电视连续剧《宫锁连城》是根据小说《凤还巢之连城》改变的。该剧讲述了出身富贵的女婴连城自出生之日起就被母亲指使与买来的男婴恒泰互换,从此两人命运背离,连城浪迹在勾栏烟花巷,恒泰成长于巍峨的将军府。两人却鬼使神差相遇相知相爱。连城得以重入将军府,但两人的爱情遭遇各方阻击,连城更是连遭公主迫害。所幸不屈的爱情将错乱的人生纳入正规,冤家坦然相对时,已是霜满头。
郭孝并非是本电视剧的主要角色,他自幼被婆婆郭嬷嬷带入将军府当差,在老将军富察翁哈岱在位期间只是当了一个普通士兵,在少将军富察恒泰在位时,擢升为神机营管事。他自小在将军府长大,长期在军营生活锻炼,接受两代将军的培养和教育,跟随将军数年,对两代将军恩重如山。他对将军的为人十分佩服,两代将军对国家的忠贞不二情怀深深地感染着他,培养了他爱憎分明、忠于国家的坚强意志。电视剧中表现郭孝的情节不多,且多是以少将军富察恒泰的随从和保镖身份出现的,集中展现郭孝性格特点的情节主要集中在电视剧第42集和第43集。老将军富察翁哈岱的仇人江逸尘为了给干娘报仇,几次打入将军府企图致老、少将军于死地均未得逞。复仇之心不死地江逸尘又使出“美人计”,派心腹美女百乐打入神机营,迷惑郭孝,企图策反。正当此时,西北地区守将多隆贝勒发生叛乱,朝廷派富察恒泰将军前去平乱,郭孝也在平叛的的队伍之中。在叛乱发生地,一场大战之中各有死伤,但恒泰的兵力明显占优势,在叛军撤退的时候,郭孝等将士一路追击,想穷追不舍一举打败叛军,但恒泰将军命号兵吹响了收兵号,郭孝等将士在一片怨言中停下了追击的脚步。收兵后,郭孝质问恒泰将军:很快就追上叛军了为什么要收兵?恒泰心中有数又不便多解释,只说后面再解释,并斥责郭孝从军帐中出去。为了减少将士死伤,恒泰念及多隆贝勒曾是皇亲国戚,之所以叛乱肯定有其原因,欲劝阻多隆投降,就到多隆的军帐中问明情况,并劝说多隆投降。多隆也道出了苦衷。原来西北属于苦寒之地,条件艰苦,士兵有怨气,蓄意谋反。更重要的是朝廷层层克扣军饷不说,已经几个月没发过军饷了,士兵饥寒交迫,在无奈之下才抢了运往朝廷的粮食和贡品。在恒泰一番劝说之后,多隆同意投降,请求恒泰要确保他和他的将士的人身安全,恒泰答应了其请求,正准备缴械投降之时,军帐外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原来求胜心切的郭孝私自率兵包围了多隆的军帐,多隆以为恒泰是假意劝降、实际是致他于死地。在误会之中又是一场混战,双方互有伤亡。多隆被杀,其叛乱将士大多被打死。郭孝虽然率兵打了胜仗,但坏了恒泰一心想劝降的大事,为此,恒泰非常气愤,回到将军府杖责了郭孝,郭孝尽管对恒泰打他有些不服,但对恒泰的人格还是毋庸置疑的。此时,江逸尘派去的百乐在神机营中四处散布恒泰通敌叛乱的谣言,蛊惑人心。之初,郭孝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但在百乐三寸不烂之舌的煽动下,已经被百乐迷惑的郭孝也认为恒泰将军是通敌叛乱之人,并在百乐进一步蛊惑下,郭孝上奏皇上:陈列恒泰通敌叛乱之事实,恒泰含冤被皇上打入天牢,而郭孝被擢升为代将军。郭孝的婆婆郭嬷嬷得知恒泰被打入天牢是郭孝所奏造成的,就痛骂郭孝是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之人,还鞭打了郭孝,已经被百乐迷惑的如痴如醉的郭孝哪能听得进去婆婆的话?一次,郭嬷嬷到军营门口给郭孝送药,偶尔看到郭孝同百乐卿卿我我的在一起,就心生疑窦,随后跟踪了百乐,当看到百乐同江逸尘在一起,就更加怀疑他们没干好事,郭嬷嬷悄悄地通知了郭孝到来,和正在密谋的百乐、江逸尘正好相遇,在无法抵赖的情形下,百乐道出了实情:原来江逸尘派百乐打入军中,有意接近郭孝并设置圈套,就是为了致恒泰于死地。郭孝悔恨万分,才知道恒泰的冤屈是江逸尘布下的陷阱,自己听信了谣言,恒泰被打入天牢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向皇帝陈清事实,查明真相,还恒泰一个公道。电视剧第43集集中反映了郭孝为了让皇上查明事情真相所采取的措施。先是直接去面见皇上,在皇宫门口被侍卫挡住,说他级别不够,不能面见皇上,郭孝硬闯宫门,被侍卫打得半死也未能见到。侍卫见他如此执着,就劝他不要见了,如果皇上知道谎报情况也是死罪,甚至质问他:拿自己的命去救别人的命值得吗?侍卫还告诉他:如果呈上血书按照大清惯例皇上是必须要看的。郭孝执着地坚守一条:我郭孝犯的事由我一人去承担。随后,郭孝回去买了糕点去看望了婆婆,并给婆婆洗了最后一次脚,然后来到皇宫门前割破血管,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自己如何受奸人利用,冤枉好人、诬陷忠良的实情,希望皇上查明事实,保护忠良,还恒泰公道。随着血书的写成,由于流血过多,郭孝也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恒泰终于从天牢放了出来,官复原职。
在郭孝短暂的一生中,表现出他人生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敢于纠错。郭孝被江逸尘派去的百乐所迷惑,陷入江逸尘所布下的圈套,致使忠诚富察恒泰被打入天牢,郭孝在知道实情后,应当说有两种选择:一是将计就计、以错再错,自己已经荣升为代将军,取而代之地当个将军是早晚的事,说不定将后还有荣升的机会。二是澄清事实,还恒泰一个公道,救出恒泰,恢复恒泰将军职务,自己仍然当管事或者有可能革职甚至丢掉性命。在二难选择面前,郭孝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后者,表现出郭孝自小在巍峨的将军府长大,接受将军教导多年,深受两任将军和福晋的恩泽,从骨子里已经形成有错必改、淡泊名利的意识。同时也表现出郭孝知恩图报这个中华民族长期流传下来的传统法则。第二,舍生取义。当郭孝决心已定,努力去实施纠错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麻烦,本想主动去面见皇上言明实情,可连皇宫的大门也进不去,还被侍卫打得半死。他的挚着感动了侍卫,当侍卫告诉他如果要告诉皇帝事情的真伪,就要写血书,写了血书也是一死,并提出“拿自己的命去换别人的命值得吗?”这样的问题时,郭孝选择了舍生取义,在明知要去送死的情形下,意志坚定地选择了写血书以死去澄清事实真相,表现出郭孝追求真理的浩然正气和大义凛然的无畏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所造就的优秀儿女优秀品质的体现。
对照郭孝舍生取义的壮举,如果我们政法机关的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干警都能像郭孝那样,不惜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去纠正错误,捍卫真理,就不可能产生错案。当前在我们的队伍里,存在极少数法官还停留在坐堂审案,不注重收集证据,不善于调查研究,马锡五的审判方式、能动司法等还贯彻落实得不够好,只注重法律效果,不顾及社会效果,致使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时有发生。说到底是极少数法官“为人民司法”的意识还没有在脑海里扎根,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因此,作为一名法官,要像郭孝那样,做到有错要纠、有错必纠。要有一颗恪尽职守、刚正不阿、执法为民的赤子丹心,心里要装着群众,干事要想着群众。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辱法官使命。在工作方法上,要像陈燕萍那样,“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目前,要以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习总书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认真洗涤脑子里的“灰尘”。根据“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司法在权益维护、纠纷解决、社会管理和实现公平正义中的功能。每一名法官都应当像郭孝那样,敢于担当,忠实地做一名法律的遵守者和真理的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