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 | 从养牛户到“领头雁”,41年党龄书写乡村共富答卷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9-06 11:12:34 阅读量:

清晨六点,石泉县迎丰镇三湾村的山坳仍浸在墨色里,一条崎岖山路上,窸窣脚步声刺破寂静。67岁的谭文莲佝偻着身子,拄着木杖,肩头的扁担压着七八十斤包谷粉,深一脚浅一脚往山腰牛棚挪。寒来暑往,这趟路她走了41年——挑的是饲草,扛的是共产党员的使命。

1984年,谭文莲举起右拳宣誓入党。从那天起,“党员”二字便成了她的行动标尺:党员大会从不迟到,党费缴纳从不含糊。“这些都是该做的”,她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份朴素的责任感,不仅藏在组织生活里,更写在她的养殖创业路上。

早在大集体时期,谭文莲就养着3、4头牛,那是她产业梦的萌芽。后来靠政府扶持、村上鼓励,她的养殖规模慢慢扩大,如今已存栏30头牛、70只羊,年收入超20万元。可这份“风光”背后,是数不清的苦:起初没科学养殖知识,单靠老经验喂养,牛羊长得慢、存栏上不去。她没认输,跟着村上的技术指导学防疫、学喂养,还让儿子帮忙想新招——圈舍入口设木栅栏防牛羊糟践庄稼,给牛挂铃铛、装监控方便定位,回收玉米杆、黄豆杆加工成饲草。这些巧思既提效又降本,硬生生把“老本行”做成了“新产业”。

“党员不能只自己富”,谭文莲始终记着这句话。她把养殖诀窍手把手教给乡邻,带动陈启学、王平学等5户村民加入养殖队伍。王平学原本只有3头牛,在她的指导下,如今存栏增至6头,年增收2.4万元;她还帮大家算“时间账”,建议早上喂完牛羊后去周边打零工,多渠道增收。

“累?当然累!但累得有收获,这就值了!”谭文莲的话里满是乐观。41年里,山路磨破了无数双鞋,肩头压出了深深的印,但她的笑容从没淡过,这份坚韧也感染着村里每一个人。

谈及未来,谭文莲眼里闪着光:她要接着做好科学防疫、精细化喂养,把养殖规模再扩大;儿子也打算回乡接手,给这份事业注入新活力。“就盼村上多来些指导,把好政策及时传过来”,她的期待简单又实在。

山路上的铃铛声渐渐远了,晨光漫过三湾村的山腰,谭文莲的背影与晨曦相融。41年坚守,她用行动诠释了“党员”的重量——从不是胸前的徽章,而是扛在肩上的担当。这位“红色引路人”的故事,正是千万农村党员扎根乡村振兴一线的缩影,也照亮了村民们共同富裕的征途。


作者:张明雪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