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12 09:23:55 阅读量:
日前,在汉阴县涧池镇军坝村,一场特殊的“考试”正在进行。1名市人大代表和5名县、镇人大代表依次走上讲台,面对台下熟悉的选民,汇报当选以来的工作情况,接受选民的“考评”。这是汉阴县人大常委会推动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回选区向选民述职全覆盖的生动缩影。
“我今年重点关注村里的产业发展,协助引进了特色蚕桑种植项目,目前已初见成效,预计能为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人大代表文炬生在述职时认真说道,随后还坦诚列出工作中的不足及下一步计划。台下选民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有的还在笔记本上记录。
这样的场景,近年来在汉阴县各选区频繁上演。曾几何时,人大代表与选民虽有选举时的短暂接触,但在代表履职过程中,沟通并不频繁。选民对代表的工作了解有限,代表也难以全面、及时地听到选民心声。
为改变这一状况,汉阴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决心推动人大代表回选区向选民述职工作实现全覆盖。“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有法定责任,接受选民监督是法定职责。我们要让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更加紧密,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汉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邦平说。
2025年,汉阴县人大常委会统筹安排63名县人大代表向原选举单位及原选区开展述职,计划的全面落实将实现自十九届人大换届以来代表述职工作的全域覆盖。据了解,此次代表述职突破传统模式,明确县直部门的县人大代表必须返回选区向选民述职,“一府一委两院”中的县级领导代表及县委一名县级领导代表,均需到选区选民会议述职。
在双乳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辖区县、镇人大代表开展“双岗”讲述活动。代表们围绕镇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小型农业水利设施修复、道路提升改造等工作,向选民亮出履职“成绩单”。选民则根据代表日常履职及现场讲述情况,客观公正地填写测评表。“以前觉得人大代表离我们有点远,现在他们经常回来汇报工作,有问题也能及时反映,感觉民主就在身边。”双乳镇一位选民感慨道。
代表回选区不仅是汇报工作,更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代小琴是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在一次回选区述职后,她收到选民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诸多建议。此后,她多次穿梭于辖区老旧小区,与居民围坐交流,详细记录每一个问题,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推动汉阴县于去年10月启动2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造面积达18728.83平方米,惠及668户居民。
汉阴县还通过搭建履职平台,为代表回选区述职提供支撑。目前,该县已按标准规范化建成县、镇、村(社区)三级代表联络站117个,886名各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进站。线上代表联络站同步建立,群众可随时反映问题,打破了时空限制。同时,汉阴县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让群众参与项目提议、由代表表决并监督实施。在今年2月的汉阴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代表票决确定了2025年十二件民生实事,这些实事均是代表回选区时广泛收集民意,经筛选、讨论后得出的,真正实现了民生实事由政府“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为确保代表回选区工作取得实效,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建议办理“三访三评一公开”机制:明确承办单位和时限,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对办理不力的单位约谈督促,办理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例如,2023年经代表票决的充电站建设项目,在代表持续跟踪监督下,如今已构建起以城区全面覆盖、景区、城乡结合部及物流场站等多场景依次建设的充电网络体系,有效满足了市民新能源车辆出行充电需求。
汉阴县推动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回选区向选民述职全覆盖,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践行。这一举措强化了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机制,促进代表依法履职尽责。代表在与选民的密切联系中,更好地了解群众需求,将人民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汉阴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坚实的人大力量。对选民而言,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民主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民主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人民当家作主在汉阴这片土地上更加具象生动。(通讯员:伍昆山、张兵)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