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07 08:58:44 阅读量:
旬阳市红军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探索“板凳夜聊”活动,组织市镇两级人大代表走进村社和辖区内的群众开展“板凳夜聊”活动,在面对面、心贴心的深入沟通中,贴近民心、知晓民意、温暖民生,搭建民情“连心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搭建“无间隙”沟通桥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人大代表们利用夏季傍晚人流量较大的时间,在群众纳凉闲聊的小广场、院坝、庭院等地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突破平台和地点限制,与群众唠家常,在柴米油盐的琐事中听取群众心声,发现民生痛点。活动开展以来,代表们发扬“绣花精神”织密民生图案,收集慢性病患者用药不便、废弃路灯影响交通出行、老旧水塔漏水、道路施工扬尘大等问题20余项,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感。
畅通“靶向式”献策通道,当好群众的“倾听者”。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基层社区治理中离不开群众的建言献策,红军镇人大代表们着力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前做好功课,邀请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板凳夜聊”,与群众开展深入讨论,及时回应群众的提问,认真倾听群众建议并形成代表议案。截至目前在汲取广大群众智慧的基础上,代表们已经提出《关于建立红白理事会的建议》《关于缓解中心校上下学高峰交通拥堵的建议》《关于协调应急抗旱物资的建议》等多项精准化建议,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
创建“全链条”处置体系,当好民生福祉的“守护者”。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将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明确办理部门、办理措施和办理时限。坚持结果导向,人大代表全程参与问题的办理过程,对办理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通过“板凳夜聊”、村民议事会、邻里恳谈会等形式让群众直接评价问题解决成效,精准匹配民生福祉的“供”与“需”。截至目前,已有效解决红军村环境整治、辖区扬尘噪声污染、圣驾河流域河道垃圾清理等难题,让每一分民生投入都化为切实可感的幸福增量。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