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白柳镇人大:“三个当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01 09:18:04 阅读量:

近年来,旬阳市白柳镇人大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当好产业带头人、项目监督员、民意传声筒”为主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人大力量”,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民生改善、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是当好产业“领航员”,点燃发展“强引擎”。白柳镇人大立足“一村一品”发展定位,鼓励引导代表中的“致富能人”“产业大户”带头创业,引进项目,推动白柳镇特色农业、旅游业多维度融合,全力助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镇人大代表、老龙沟村党支部书记楚文广牵头成立五彩番茄种植合作社,组织农户赴外地学习种植技术,引进优质种苗,成熟后统一品牌包装,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3.6万元。还通过“代表+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发展了冬瓜、蜂糖李、西瓜、草莓等多种产业,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集体经济飞速壮大。

二是当好项目“护航员”,筑牢民生“压舱石”。白柳镇人大常态化聚焦“国家卫生镇”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民生关切事项开展视察调研,采取听汇报、座谈交流、实地视察等形式,开展跟踪监督。近两年来,累计提出建议40余条,形成关于文旅发展、乡村振兴的建议26件,为镇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例如,近几年来自白柳镇各村(社区)的人大代表通过日常联系选民、实地走访调研,听民意、解民忧,提出关于道路硬化、道路亮化、垃圾清运等与美化人居环境有关的意见建议全部落地,让“国家卫生镇”的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三是当好民意“直通车”,架起连心“彩虹桥”。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依托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结合“代表接待选民日”、领导干部代表进站等活动,常态化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充分利用“旬阳掌上人大”这一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用活用好代表码,通过“线上代表码留言+线下接待日走访”双渠道,构建民意“直通车”。两年来累计受理群众关于教育医疗、养老保障、就业帮扶等诉求200余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0%以上。同时,发动代表参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共同富裕、法治建设等政策宣传,让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下一步,白柳镇人大将持续深化“三个当好”履职机制,以更精准的监督、更务实的服务,推动代表履职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注入“人大智慧”与“代表力量”。(通讯员:胡亚南)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操作选项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
分享微博 分享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