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机关 推进法治进程
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15-06-02 16:14:39
阅读量:
眉县党校 张红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战略高度对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建设法治机关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就建设法治机关问题作以探讨。
一、准确把握法治机关的内涵和特征
政治学中国家机关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法治即法的统治或用法来治理。社会主义法治机关指严格依法办事,用法治理机关事务的国家机关。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这24个字蕴含了法治机关的内涵。法治机关在内涵上要求党政、司法机关要按照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在机关事务管理理念、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贯彻法治的原则,做到从决策到执行到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治化轨道。
法治机关应具备五个基本特征:一是机关机构依法设立。这是法治机关的前提。作为法治机关,法律是其赖以存在的根据。它要求机关机构的设置、编制、领导成员职数配备等必须事先依法作出规定,任何机关、部门不得擅自设立、撤销、合并机构、扩大人员规模。这一要求可以称为“组织法定”。二是机关职责权力依法取得。这是法治机关的关键。作为法治机关,法律是一切职权取得和存在的来源,不得法外设权。它要求必须在法律规定的实体及程序范围内行使职权。权力是否缺位、错位、越位,法律规定要一目了然,“法无授权不可为”。这一要求可以称为“职权法定”。三是机关运行程序依法确定。这是法治机关的条件。作为法治机关,不仅要求职权的取得和运行符合法律规定,做到实体合法;同时要求职权行为的实施符合法定程序,做到程序合法。它要求机关实施职权行为必须严格遵循依法事先规定的方式、步骤、顺序、时限等程序要求,各项工作流程必须受法律、制度的约束。这一要求可以称为“程序法定”。四是机关履职行为依法作出。这是法治机关的核心。作为法治机关,法律是其机关成员履职行为的准则,依法履职必须成为机关工作人员的共识。它要求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确定的职权职责和法定程序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履责,严格执法,自觉守法。这一要求可以称为“行为法定”。五是机关责任依法承担。这是法治机关的保障。作为法治机关,权责统一是其内在要求。它要求机关成员必须对法律负责,承担因自身履职行为引起的各种法律责任。对不当行使权力、滥用权力的行为,必须依法追究机关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对法律赋予的权力不作为、不尽职以及失职、渎职行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一要求可以称为“责任法定”。
从上述法治机关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可以看出,法治机关是依法治理和运行的机关,是一种有法机关、规范机关、守法机关、责任机关和阳光机关。
二、深刻认识法治机关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机关法治建设是机关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在法治建设新常态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完善法律,增强法治观念,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法治机关建设,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机关作风的重要保障,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抓手。
二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促进公平正义必须维护人民权益为前提,维护人民权益必须以公平正义作为价值取向。人民权益,包含了人民权利和人民的利益。人民权利是宪法法律赋予的。维护人民权益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维护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保障人民各项合法权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保障。国家机关是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只有带头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严格守法,才能真正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从而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三是预防和反腐败的重要举措
前任总理温家宝曾指出,“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毋庸置疑,腐败对党员干部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对党的事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对人民的利益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当前,国家机关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提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因此严格的法律法规,是防止腐败产生的重要途径。反腐败必须靠强有力的法律手段规范、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