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法制网 时间:2025-08-01 09:17:35 阅读量:
7月30日清晨,阳光洒满双河镇街道,一群特殊身影早早聚集在旬阳市司法局双河司法所门前——他们是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人员。这一天,他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中学习教育与公益劳动活动,以实际行动踏上修复社会关系、重建人生信念的回归之路。
接受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上午的学习教育在庄重而严肃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司法所工作人员围绕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要求,重点讲解了请销假制度、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等基本准则,强调社区矫正对象必须严守纪律红线,筑牢思想防线。
学习内容紧扣生活实际,不仅有法律知识的普及,还包括政策解读与实用技能。针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养老保险集中缴费期,工作人员详细讲解相关政策,引导矫正对象增强公民意识,主动履行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结合本地生态资源,深入普及保护鸟类、禁猎禁捕等相关法律法规,将生态文明理念深植人心。此外,结合当前正值主汛期,工作人员还讲授了防汛、防滑、避险等应急知识,增强自救和互救能力。 “我们期望大家不仅要成为遵纪守法的践行者,更要成为政策的宣传员、生态与家园的守护者。”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话语恳切而坚定,激发了社区矫正对象内心的认同与责任感。
参与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司法所特别要求社区矫正对象将课堂所学带入生活,在亲朋邻里中主动传播法治理念、社会保障政策、生态环保知识和防灾减灾常识。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价值观的重塑。通过主动参与社区服务,他们逐步从“被教育者”转变为“主动贡献者”,在服务中赢得理解与尊重。
社区矫正对象卢某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这些离我很远,现在才明白,懂法守法、关心社区,其实就是在修复自己走偏的那条人生路。”这朴素而真挚的话语,道出了许多人心中的转变。
参加公益劳动,实现自我价值
午后,学习的热度尚未散去,行动的力量已在街头悄然展开。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这群特殊“服务者”拿起扫帚、铁锹,深入双河镇部分街道和卫生死角,开展公益劳动。汗水浸透衣衫,尘土沾满裤脚,但他们却干得格外认真、投入。当一位居民张阿姨看见焕然一新的巷口,主动为一位矫正对象递上一瓶清水,那一声“辛苦你们了”的朴素谢意,如一束温暖阳光照进了他们的心田。
司法所工作人员现场表示:“劳动不只是付出,更是融入社区、赢得理解、修复裂痕的实践桥梁。”通过劳动,他们不仅缓和了与社区的关系,更找回了久违的自我价值。
双河司法此次集中教育与公益劳动活动,充分体现了社区矫正“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根本宗旨。通过“学”与“做”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从认知更新走向行为重塑,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贡献,从自我约束走向服务社会。这种“以教明理、以行促归”的教育模式,不仅增强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也为他们顺利回归社会、重建人生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讯员:陈刚)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